南宋时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工商亦为本业”的思潮随之而起,加之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了临安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随着工商业的日益发展,宋朝将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坊郭户”单独“列籍定等”,标志着城市“市民阶层”的形成,城市中的市民生活真正走入历史之中。
南宋时期由于城市商业繁荣,冲破了长期以来作为商业贸易区的“市”与作为居民住宅区的“坊”分离的封闭式坊市制度,出现了住宅与店肆混合的“市坊合一”商业格局,街坊商家店铺林立,酒肆茶楼面街而立。这样的商业格局,不仅能够丰富市民生活,而且能增加城市活力,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12—13世纪的南宋京城临安,是世界上最为繁华的世界大都会,人口辉煌时高达150万—160万人;而此时,西方的城市刚刚兴起,威尼斯只有10万人口,伦敦、巴黎那时人口也不过4万——6万人。在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中,它的一天城市生活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秘吧!
夜里2:30
“咚——咚!咚!咚”
每日四更,寺院敲响一天开始的钟声。和尚沿着御街报晓,如果天晴,则喊“天色晴朗”;如果天阴,则报“天色阴晦”;雨则说“雨”。行走在御街上,依然残留昨日的芳华,24小时便利面食店通宵买卖、络绎不绝。熟睡的店家听见声音,立即起床,准备今天的早市。
凌晨5:00
五更开始,御街之上,叫卖着众多的早点。如:烧饼、蒸饼、糍糕、雪糕等点心,五味肉粥、七宝素粥、糖豆粥、绿豆粥,鸡丝面、三鲜面、炒鸡面,羊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七宝包儿等。当然,最吸引人的早摊点是六部衙门前的丁香混沌,食客众多。更奇葩的是,因秦桧而生的食物:油炸桧(油条)、葱包桧、炸桧菜也是一道美味。
早晨7:00
天亮之后,早市速速离开,各大酒楼、茶肆、食店纷纷开门营业,开始了白日的正常饮食供应,此时更为热闹。处处都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鱼肉、药房等店铺。四方往来商贩,比比皆是。店铺如:陈妈妈泥面具风药铺、保和大师乌梅药铺、彭家温州漆器铺(较早的温州商人)、王家胭脂铺、黄草铺温州漆器。
此时,亦无须过多担心携带大量的金属货币,南宋时期的“马云爸爸”们已经发明出了纸币——交子,在市面上流通;这种货币经济的变革,不仅在历史上最早出现,而且促进经济的发展。
中午11:00
现代运动的雏形在宋朝已经初见端倪。比如:踢足球,当然那时候叫“蹴鞠”;或者你也可以打高尔夫球,即“捶丸”。士大夫之间的礼仪游戏——投壶。
中午12:00
可以找一家“馆子”,品尝一下地道杭州美味。冷菜:杭州卤鸭、凉拌脆鱼皮、西湖醉膏蟹;主菜:东坡肉、西湖醋鱼、富贵猪手、鱼羊片、龙井虾仁、杭三鲜;汤羹:拆烩鱼脑羹、宋嫂鱼羹、莼菜鲈鱼羹、西湖牛肉羹。在商业经营活动之中,宋人已经开始讲究环境布置。如:酒肆门店,摆设杈子及栀子灯等。
傍晚18:00
此时,御街上的行人渐渐增多,一天之中最热闹的时间开始了。杭城的夜市热闹非凡,春冬卖金桔数珠、糖水;夏秋售金桃、果子。孝仁坊的乳糖浇,众安桥的澄沙膏、十色花花糖,观桥大街卖豆儿糕……冬天虽下大雨雪,也有夜市买卖。到三更以后,还有提瓶卖茶;酒楼歌馆,直至四更方静。
凌晨1:00
夜市还未消散,仍然有稀疏的行人行走在大街上,街边还有门店在营业。远处,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正在驶向杭州湾,满载着海外的稀奇货物,等待着在御街上的生意。
南宋促成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随着宋室南下,南宋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使江南成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历史性转移,我国经济形态自此逐渐从自然经济转向商品经济,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从内陆型经济转向海陆型经济,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具有路标性意义的重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