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中告成镇的观星台更是名声在外。说起观星台,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台,著名的天文科学古建筑物,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
登封市东南的告成镇,位于嵩山和箕山之间,古老的颍河横贯腹地。武则天在嵩山封中岳的时候,曾经有过“大功告成”的感慨,告成镇的名字由此而来。在商周时期,这里是阳城,乃天地中心。
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通过观测太阳的运行轨迹,认为阳城是天地和宇宙的中心,并且在这里测量日影和验证四时。从此以后,当地就有了这样的民谣:“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告县”。
走进观星台景区的大门,经过照壁、山门和垂花门之后,迎面出现一座石柱,表面赫然写着“周公测景台”五个绿色的大字,后方的小庙中供奉着周公的塑像。相传,西周初年,周公营建洛阳时,曾经在这里测影。原本的测景台为土堆和木杆,直到唐代的开元十一年(723年),太史监南宫悦在此地建造起石制的测景台。
这座测景台通高3.95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梯形的基座被称为“圭”,上部的石柱被称为“表”,“表”的北面距“圭”上面的北边沿约37厘米。夏至日的时候,“表”的影长约37厘米,正好与“圭”北边的上沿长度吻合,所以测景台四周看不到影子,故俗称此台为“无影台”。
在测景台两侧,竖立着很多石碑,大多都是后人参观此地写下的感言。其中,垂花门内侧的一块石碑,上方刻着明代书法家郑大原写下的《春日谒周公祠观测景台》:“元圣当年曾测景,巍峨庙貌石淙浔。阶前台榭余芳草,门外山川映古林。观象已知超远略,量天更见识玄心。我来肃戒明禋典,漫向碑前績赏音。”
旁边有一口古井,虽然仅存两件石柱,但是依然被郑重地陈列在台基之上。相传,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这里修建观星台前,先期挖凿了这口井水。后来,测量仪器所使用的水,以及日常生活用水都取自此井。
观星台的正中有一条石槽,连接着下方长31.196米的石梁,它们相当于测量日影的圭表。高高耸立的台子,相当于一根直立在地面上的竿子,也就是所谓的“表”;台下长长的石梁,相当于一把测量日影的“尺子”,也就是所谓的“圭”。每天的正午,阳光会将台顶横梁的影子,照射在下方的“尺子”上。古人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测定出太阳影子的长度,为制定准确的历法奠定了基础。
在观星台的顶上,还可以看到一件日晷,原本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可惜指针已经丢失。指针垂直穿过圆盘中心,圆盘南高北低,平行于赤道面,与“圭表”的原理基本相同。日晷两面都有刻度,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和“时正”,正好是一天的24个小时。
除此之外,在观星台下方,还可以看到郭守敬创制的高表、正方案和仰仪等物的复制品,它们都是天文学中不同的测量仪器。在观星台的对面,有一座螽斯殿,原本是帝尧殿。1944年,侵华日军炮击观星台,殿宇被毁。2005年,登封文物管理局筹资,在原址上进行了复建。
那么你了解这个登封观星台的历史吗?
旧周王城位处西都镐京,在新周天下格局之下,显然已不再适合成为首都。短短几年之间,武王去世,管叔、蔡叔与殷商旧民联结叛乱;东方淮夷动乱不息,这都客观上表明了迁都的必要。君主唯有执中方可统御四方,以至八方,探求地中成为当务之急。
《周礼·大司徒》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夏至日,直立一根杆子,若影长一尺五寸,该处即为地中。按《周髀算经》的八尺圭表的记录,杆子长当为八尺。经过多处勘察和反复测影,周公求得地中为告成。
天地之中,这是就周代的疆域而言。以现代地理经纬看,周朝疆域北端是三公之一召公奭及其子的封地燕蓟,处于北京、大同一带,纬度约40;南端是熊绎封地楚,位处长江流域的长沙,纬度约30,南北之中纬度为35。东端是太公姜尚封地,濒临大海,东经约118度;西端是旧周故地,镐京西经约108度,则东西之中约113度。今告成,古阳城北纬34.4度,东经113度,恰恰是周代疆域东西南北的中点。
“中”,首先且必须是地理意义上的中,舍此无从谈立中与执中,遑论问鼎与逐鹿。以告成为中心而确立起的京畿,上应紫微宫,下临河洛地,得天时、地利与人和,方有八百年周朝江山延续。
立杆测影定九州,居中临御天下治。思及此,越千百年之后,身处当下的我们追迹三代,除了文献纸堆中寻影,更应王城故都里访貌。
元代时,郭守敬驻留告成数年,重建了观星台和复原了许多观星仪器,今天基本保持了当年的格局,已被列为世界十二个古天文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