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是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也是福州的工艺特色和价值传承,与脱胎漆器、软木画并称为"榕城三绝"。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在发展过程中广纳众长,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传统工艺的雕刻技艺及艺术精华。那么寿山石雕的制作工艺流程是怎样的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寿山石雕制作工艺流程:从原始矿石到艺术品,寿山石至少要走5道工序即相石、打坯、凿坯、修光、磨光,同时,还要采用各种雕刻技法。
相石
寿山石雕艺人在创作动刀之前,总要对着待雕刻的石料仔细揣摩一番,这就叫“相石”。所谓相石,就是在动刀前,对石料仔细揣摩,根据每块石料的形状、石质、纹理、色泽,选择与之设计相适应的题材、造型和表现技法,掩蔽石料的疵病,使作品的内容、艺术形式同石料巧妙地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寿山石本身所具备的天然丽质、五彩的巧色,甚至于其特殊的纹理等等构成寿山石所特有的材料属性。
创作的前提是面对已有的天然色彩和石头本身的筋、裂痕等等的原石形状物,创作的想象空间不能割舍对原石色彩走向、纹理特点的研究,然后结合所学,对石材进行艺术加工,使寿山石本身的天然色经过人的构思、雕刻而达到人石合一的艺术效果,如何做到巧到自然、巧到极至,这是历代艺人们所追求的一个境界。而要达到这一境界,“相石”在创作过程中是极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相石”揣摩推敲,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坯
运用雕刻工具,将原料的多余大块面切除,使其适合于作品题材的需要并在粗坯的基础上,继续雕琢景物的各部结构,达到表现作品的基本造型和内容。
凿坯
凿坯时先粗后细,由表及里,通过凿坯,使作品所表现的景物如人体的结构、衣饰,动物的毛发、肌肉,山峦的皱法,树木、花卉的枝叶、瓣蕊以及配景的细节等,都应该达到清晰精确。四、修光修光是雕刻的最后修饰过程,依靠不同的刀向和刀法,刻划出景物的气质和精神。
修光
修光是雕刻的最后修饰过程,依靠不同的刀向和刀法,刻划出景物的气质和精神。
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寿山石雕追求既雕既琢的艺术效果,提倡返璞归真,故以“相石”为重要环节,讲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艺,以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
寿山石雕的技法,是通过运刀的刀法来体现的。寿山石雕的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简练的刀法,有朴茂的刀法,有浑厚的刀法,有秀凌的刀法。如薄意雕刻,花鸟雕刻,多用秀凌的刀法;如人物圆雕、古兽印钮等雕刻则多用朴茂的刀法,它适于收藏家、鉴赏家拿在手上“把玩”,而不刺手,另有一番情趣。
寿山石雕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通常在一块寿山石上,有红、黑、黄、青等数种颜色,相互交错成自然斑纹。艺匠们根据石块的形状、色泽和纹理进行构思和艺术加工,雕刻成人物、走兽、山水、花鸟、果蔬、海味等陈设欣赏品和印章、文具、烟缸、水盂等实用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