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用石材修建的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牌坊,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被海外当作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是漳州石牌坊。
漳州石牌坊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香港路(双门顶)和新华东路(岳口街),共有四座石牌坊,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座石牌坊均为三间、五楼、十二柱,以青白石相间建造,是闽南石雕的精品。
“尚书、探花”坊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嘉靖年间探花、曾任南京礼部尚书林士章而立,坊宽8米,高11米。
林士章(1523年-1600年),字德斐,号璧东。福建漳浦人,福建乡试第五十五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隆庆元年(1567年)参与编修《世宗实录》。次年担任会试同考官,后升国子监司业。隆庆五年(1571年)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二年(1574年)改北京国子监祭酒。
“闽越雄声、楚滇伟积”坊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赐福建全漳总兵官、左都督许凤所立,坊宽11.2米,高12米。
“勇壮简易、所向无前”坊为清康熙四十六年(1619年)赐福建提督、左都督、挂镇朔将军印的蓝理所立,坊宽10.63米,高12.5米。蓝理,字义山,福建漳浦人,清朝将领。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征台,知蓝理英勇,奏署右营游击领舟师。施琅以蓝理为前锋,弟蓝瑶、蓝瑗、蓝珠一同从军。郑克塽遣刘国轩守澎湖,令曾遂等率众数万迎敌。蓝理督兵迎战,受伤腹破肠流。台湾平定后,叙功,仍授参将,加左都督。
“三世宰贰、两京敭历”坊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蒋孟育及其父亲、祖父而立,坊宽8.09米,高11米,南北向。
牌坊均是石坊木结构,以青石和白石相间建造,石材颜色对比鲜明,整体和谐自然。悉为三间五楼十二柱。各楼顶皆置鱼形脊饰,檐翼解都有潇洒自然的起翘。正匾以下均以梁枋隔层。
坊上形大体硕的梁、枋、柱,以及精雕细刻的斗拱、雀替、花版、垂柱等各式部件,设置巧妙,衔接精密。坊上遍布雕刻装饰,分别用阴刻、线刻、浮雕、镂雕、双面雕等不同手法,刻有龙凤、花卉、飞禽、瑞兽、人物等,活灵活现。
这四座牌坊不仅具有南方细腻繁缛的品味,而且融进北方粗犷刚毅的气派,体现了漳州传统艺术保存浓厚中原文化色彩与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是漳州古代人民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