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阳古城——湘西第一古镇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11-14 14:30:47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开元通宝
核心提示:黔阳古城位于沅水上游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洪江市政府驻地黔城镇古城社区,它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

  黔阳古城位于沅水上游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洪江市政府驻地黔城镇古城社区,它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


  黔阳古城自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沅江和潕水汇合处设立县治,至今绵延2200年,比云南丽江大研古镇早1400年,比同在湘西境内的凤凰古城早900年,它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也是中国难得留存下来的、最具原真风貌的隐逸之都。


  走进隐逸美丽的黔阳古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名扬天下的芙蓉楼。


黔阳古城·芙蓉楼


  芙蓉楼景区占地面积10250平方米,位于古城西北隅、潕水入沅口,依林踞阜,筑叠巧思,有1137平方米的古建筑,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既具江南古典园林风格,又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在清代就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


  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代大诗人王昌龄从江宁县丞左迁为龙标县尉,芙蓉楼曾是他的私家花园,也是他宴宾送客、吟诗作赋的地方,更以一首《芙蓉楼送辛渐》而名扬天下,可谓“诗以景生”、“景因诗名”。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景区主要建筑有芙蓉楼、耸翠楼、玉壶亭、三角亭、半月亭、送客亭、古碑廊等。


  送客亭旁的门坊名为龙标胜迹门,建于清代晚期,也称“三绝门”。门高12米,门宽7米,门坊正中为大型泥塑的王少伯送客图,左右为春、夏、秋、冬四季图。泥塑使用古代“堆塑”工艺,材料主要是桐油、石灰、糯米。这些泥塑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世所罕见,为第一绝。令人赞叹不已的是,牌坊高达三丈多,却面向临河处倾斜了两尺多而不倒,是为第二绝。据专家考证,其倾斜度已超过了意大利比萨斜塔的斜度。门楣正中是一个指南针,上南下北,与常人见到的指南针上北下南正好相反,是何缘故,至今仍为千古之谜,此乃第三绝。龙标胜迹门更是黔阳古城旅游的标志,旧时行船看到此门,便知黔阳县城到了。


黔阳古城·龙标胜迹门


  走出芙蓉楼,沿江而上,便可来到古城入口之一的中正门。中正门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古城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城门。原有城墙明朝前为土墙,正统十四年(公元1450年)重修。明成化八年(公元1473年)又拓之东北,周长5华里,皆备哨所。清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年间皆多次复修,现为红砂石垒砌的拱门,门洞赤褐色巨石由于风化侵蚀,凸凹不平,可想年代之久远。


  由中正门而入,即可踏进有着2200年历史的黔阳古城


  城内明清街巷格局保存完整,文物古建星罗棋布,被誉为“江南古建筑博物馆”。


黔阳古城·中山街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南正街。南正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古城南面,为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知县龙光甸主持修建。路面中间用1米宽青石板横铺,下有沟渠,两旁以0.8米宽青石板作直线连接,全长330米,宽3至4米,总建筑面积17600平方米,并有过街券门两处。街道两旁均为店铺或窨子屋,为明清时所建商埠繁荣之地。街坊两旁房屋均装有卷棚板,屋檐均为S型上翘,并有封火墙,属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


  走出古城,沿东门大街拾阶而上,便可来到钟鼓楼。


黔阳古城·钟鼓楼


  钟鼓楼座落在东边古龙标山普明寺内,为国际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熙宁中(公元1071年),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毁于兵火,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重建,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铸钟于楼。钟鼓楼为三重檐方亭尖顶木结构,占地200平方米,高14米,有旋梯可上,各层有矮栏,四面开敞,登高望远,龙标十二景尽纳疏棂短槛之中。钟鼓楼内、外侧,分别有千年铁树和古樟树,都是普明寺的遗存,也是古城历史的活化石。

 

本文标题: 黔阳古城——湘西第一古镇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41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