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演变发展历史进程中处于末端。北京是明朝、清朝的两朝古都,这两个朝代统治中国长达五百多年。明代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了故宫紫禁城、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坛庙,完善发展了当时北京皇城与四九城的建设,并且大兴土木勘建帝王陵寝、苑囿。
此时私家园林也是攀附其风。因此明中后期便形成了中国建筑历史上一个造园高潮。清朝统治时期,出于满汉民族融合的政治统治需要,营建制度上基本沿袭了明朝的旧规旧制,在明代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了皇城内宫苑园圃的建设,在北京、承德及其他城市地方城镇又大兴土木,营建行宫、府衙、坛庙、帝陵等。一时间蒙、藏、甘肃、青海等地也广建喇嘛庙,仅承德一地就建有十一座。
这些庙宇规模宏大,制作精美。清朝晚期奢靡成风大兴土木修建园林,仅北京就有北海和地处西郊的圆明园、颐和园、静明园、静宜园、香山、八大处等多处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小园林、庭园、府邸、祠堂、宅院,也是随风就势遍及全国。
此时中国传统的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阶段,也发展到了最后的阶段。明、清两代的历史距今最近,许多建筑佳作都还完美地保留到了今天。
清代的宫廷、府衙、官邸、园林等,凡是皇家、官府的建设或修缮施工,都是经过清工部统一上折,御批后由内务府下达,最后会转至有一定背景的木厂子承揽施工。
那时的建筑施工企业叫做木厂子(民国以后称之为营造厂),清代有资格能做“官活”的木厂子有十二家,字号分别为:兴隆(民国时期更名为恒茂)、广丰(民国时期更名为天顺)、宾兴、德利、东天和、西天和、聚源、德祥,称为八大柜,还有艺和、祥和、来升、盛祥四家,叫作四小柜。这十二家中最大的一家为马家的兴隆木厂子,也是营造行业的会头(老大),当时深得清宫内务府的抬举,特别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垄断着北京大部分皇家营造工程,曾经有着“兴隆造三海”(指北海、圆明园、颐和园)之说。
朝廷内务府只给兴隆木厂子发腰牌,准许其出入皇宫、内园修缮施工。宫廷以外大部分官府工程很多都是由兴隆木厂子牵头与其他木厂子分摊。木厂子接活后按照工程内容估工算料,然后按照工期、工序、工种安排作头募工(招募工匠或分包)。
当时在营造行业中有八“作”(八个工种)的说法,分别为石作、木作、瓦作、扎踩作(搭架子)、砸作(灰土、灰浆、泥水等,其中有会调制九浆十八灰的说法)、油画作(油漆彩画)、裱糊匠(室内顶棚装饰性糊纸及红、白事纸活)、抓胎作(泥塑)。
这些“作”行平时自有独立门户,只有木厂子承接工程后其中的活儿有某一作的活茬儿,才会以分包或小包工的承接方式进入工程项目之中,做完活后在木厂子柜上算账结算后即散伙。一般木厂子是以三大“作”为主,即木作、瓦作、石作。
行内有一种说法叫做:“木匠的作坊”“石匠的窝棚”和“瓦匠的锅伙儿”。石匠叫做“随石而来随时而去”,即随着毛坯石料进场,在工地盘好撵錾子的风灶点火,石匠在工地上用苇席搭一个临时遮阳挡风的窝棚就开始干活,制作安装石活完成后,拆了苇席窝棚填埋灶火柜上算账后石作就撤走了。瓦作则是春、夏、秋三季活茬,冬季停工瓦匠歇工回家,称之为“扣锅歇伙”,过年开春开灶聚伙。有些手工艺好的瓦匠师傅歇工不回家,冬季也会在外面找些活做,这时会为一些宅门大院盘火炕、为酒楼饭馆买卖家盘炉塘灶。
木厂子在冬季工程停工时木作不歇工,由柜上的掌作师父(现在叫项目负责人)点卯,留下木作中手艺较好的师傅,带着徒弟们加工预制大木构件或做装修(打装户)为来年施工做准备,或者冬季在室内做内檐装户。那时每家木厂子的掌作师傅就是木厂子内木作的总的技术负责人,甚至是整个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总指挥。过去施工建房,木作掌作师傅掌控着木作的各种做法规矩、技术标准,并了解其他各个工种做法的基本程序。负责安排协调施工中各个工种之间的工序衔接配合等工作。
其他的石作、瓦作都以木作尺度为施工依据。其余各“作”平时基本上是随着工程需要而安排。除了以上八作,木厂子内还有两房,一是料房负责估工算料采购备料管理料场,相当于现代建筑公司中的预算和材料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管理。旧时一般有实力的木厂子都有自己的料场,存放大量木材、石料、砖瓦等材料。二是账房(财务),相当于现代的会计出纳。这两房都是由掌柜的(老板)直接管控。
民国初期很多国外学者研究中国建筑文化,纷纷搜集中国古建筑资料著书立说,国内却无人问津。有人甚至说国人无能力研究中国的建筑,研究中国历史建筑文化要到国外去找洋人。出于反对这种谬论,1931年以朱启钤先生为代表的一些爱国仁人志士为了保护中国古建筑,发起成立了由中国人自己研究中国民族古建筑的组织,创建了著名的“中国营造学社”。
这个时期我国老一辈建筑家梁思成、刘敦桢等人,在营造学社中克服各种困难带领当时的有识青年学生,拜当时有名的木厂子掌作木作师傅为师,对很多具有文物价值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性的测绘留存,以故宫建筑为标本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进行对照研究,以宋《营造法式》为基础,与建筑实物相互印证,对16省200余县2000余处的建筑进行了调研测绘。通过图解注释等多种形式著书立说,为我们后辈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这当中还留下了很多佳话故事,成为我们后人学习继承和发扬的楷模。民国时期由于中国军阀混战、抗战、内战及各种人为与自然破坏,致使很多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遭到损毀与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成立了文物局,对相关历史文物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管理,使得我们的古建筑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很多建筑都是由这些老一辈建筑家和他们的学生设计建造的。著名的十大建筑及很多中式大屋顶的建筑就是那时的杰作,当时的有识青年后来基本都成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文物建筑保护专家。原木厂子中有名的木作掌作老师父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也都在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修复保护我国文物建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清末民国时期建筑行内最著名的木作掌作师傅有五人,马金考(兴隆本家第十三代掌作)、杜国堂(兴隆第十三代掌作)、路鉴堂(兴隆第十三代掌作)、扬文启(德祥掌作)、张兰亭(广丰掌作)被称颂为五大掌作。这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的留在了故宫,有的留在了园林局内的景山和颐和园,有的去了房管局。在这些单位中他们又培养出了很多技艺高超的有名弟子,这些弟子们继承了师门技艺并使其发扬光大,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都为国家建设,为文物保护事业,传承发扬中国民族传统建筑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大掌作再传弟子中比较出名的有张忠和(马金考和杜国堂的弟子,兴隆木作第十四代传人)、戴季秋(马金考和杜国堂的弟子,兴隆木作第十四代传人)、张海清(张兰亭之子)、王德臣(房修二名师)、孙永林(房修二名师)。这些老师傅们在古建行业中又传承并培养出很多弟子成为了行业中的技术骨干,他们的徒弟们在后来修缮天安门、故宫、北海、颐和园、天坛、香山、八大处、潭柘寺、戒台寺、十三陵等很多古代文物建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如今他们的再传弟子中很多也都是业内很出名的人物,乃至古建筑行业中的大家。
出自兴隆木厂子第十五代的弟子李永革(戴季秋的弟子,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国家级官式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行业中知名的专家。兴隆木作第十五代弟子中比较有名的有北京华宇星园林古建设计所的郑晓阳(张忠和、戴季秋、陈维汉的弟子,工程师、古建名师,北京市古代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故宫博物院的傅卫东(戴季秋的弟子,高级工程师),还有十三陵管理处的杜建功(戴季秋的弟子,工程师、古建名师),这几个人都是兴隆掌作马金考、杜国堂的再传弟子,也是现如今古建行业中木作技艺与古建专业技能业务能力比较突出的人物。
随着我们国家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老艺匠师傅们早已作古,还能够健在的徒弟现在也都是九十多岁百岁的老人,他们的再传弟子现在也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很多人都相继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
由于受社会变革及工作环境变化与行业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这些人再也没有像过去那样按照传统匠人的传承模式依照行里的传统规矩收徒弟。很多年来(1980年以后),城市中年轻人已经无人再像传统工匠那样学徒从事大木作行业,致使很多由工匠代代传承的应知应会失传,古建筑工匠实操技术也严重缺失,尤其是掌作大工匠所掌握的传统古建技艺更是传承后继无人。
近些年来国家发展正值盛世,拨款大力整修文物建筑,有民族特色的仿古建筑也随之得到发展,搞古建施工的人很多都是管理与经营,一线干活的工人大部分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搞古建专业设计的部门也不少,设计人员基本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了设计部门,很多人没有在基层施工一线工作过,也没有接受过传统古建实操作业应知应会的专业传承。
所以对于古建施工操作细节传统榫卯和各种节点作份工艺流程不能充分了解,致使很多传统古建修缮设计不完善,无法全面指导施工,很多传统仿古建筑设计作品似是而非也达不到设计深度标准,如今行业中真正懂得传统古建充分掌握传统古建技艺精髓的人已经很少。有些从事传统古建设计和施工的人员古建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一般,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社会上假行家也很多以假乱真,真行家却无能为力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行业中“半罐子”似是而非的人很多,导致我们这门古老的民族传统建筑木作技艺中的精髓濒临于失传的地步。
古建行业中的木作技艺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建筑技艺的积累,是经过千百年中国古代老艺匠们一辈一辈地传承,才能保留至今的传统民族建筑文化精髓。如果因为我们这一辈人没有传承,导致这一门古老的民族建筑技艺丢失缺损或者变了味道,实在是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
李永革在古建行业工作了43年,20世纪70年代到故宫参加工作,师从古建木作大师戴季秋学徒,接受到师傅的古建大木作传承,在这当中还受到木作赵崇茂老师傅指导。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经过自己多年工作实践,使自身的传统古建木作技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虚心向行内各专业的老师傅请教,向故宫其他老师傅老艺匠学习,对于传统古建其他各作工艺也都有着充分的了解。
在故宫和古建行业内从事40多年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以及对于古代建筑不同时期的大木作进行的研究与实践,使自身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建木作发展变化与技艺传承有着充分的理解与认识。
郑晓阳在古建行业工作了42年,1974年9月由西城区劳动局分配到园林局修建处参加工作,1975年单位安排随先师陈维汉学徒(木工),后因家族长辈中与古建木作大师张忠和拜过把子,也是行里的人,且都是衡水老乡有很深的私交,随之拜在大师门下学习古建木作,1981年在故宫修缮角楼时,随着张忠和师傅前往故宫拜会张忠和师傅的师弟戴季秋师傅,由张忠和师傅引荐师叔称谓改口叫师傅,又拜故宫古建木作大师戴季秋为师傅,从此得到了两位兴隆木厂子嫡传木作大师的传授和陈维汉师傅的教诲指点。
工作中在三位师傅的传教下系统学习了古建木作的各方面知识和操作技能,从应知到应会得到了兴隆木厂子古建木作的真传。系统地理解掌握了传统古建筑各种规矩制式的变化规律。李永革与郑晓阳两人都在传统古建行内工作了40多年。2015年李永革、郑晓阳二人相继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经过从事传统古建筑工作四十多年来的经历与实践操作,两人对传统古建筑有着充分的了解和很深的造诣与经验。尤其是对于明清古建筑木作中各种木构造的变化,对于木作节点做份传统规矩的运用,对于传统古建筑做法工艺流程有着充分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为了我们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也为了古老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师兄弟两人一起合作整理出兴隆师承传授的明、清古建木作营造技法,把师承的木作技艺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加以总结,以现代通俗语言表达方式通俗语言说解诠释的形式,由浅入深编写出这本《中国明清建筑木作营造诠释》一书,但愿能够使师门的古建传统技艺得到完整的保留传承。希望这本书从传承保护传统古建技艺“做法”上,从保留原汁原味传统古建筑工艺做法上发挥出积极作用,也希望能够对今后古建筑的文物保护修缮起到工具书的辅助作用。为今后文物古建保护修缮,为传承中华民族建筑文化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