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馆长拿着木匠用的工具,身后一百多个工具都是古建筑修复时所需要使用的。在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当很多人沉醉于馆内古色古香的徽派古建筑中时,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古建筑是一群工匠,用着古人传承下来的100多种木匠工具,做到榫卯连接零误差,用木石泥沙、斧凿锯锤完美修复的。
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记者昨日走近徽派古建筑修复师,看看他们如何让曾经破败不堪的徽派古建筑修旧如旧,焕发生机。
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记者昨日走近徽派古建筑修复师,看看他们如何让曾经破败不堪的徽派古建筑修旧如旧,焕发生机。
掌握一百多种工具榫卯连接零误差
“大到崇善堂、敦伦堂整座古建筑,小到一个徽州古牌坊,这个博物馆里大部分古建筑都是我做的。”最近博物馆刚刚从江西搬来一座徽派古建筑,进行异地重建修复,今年63岁的木工李长云站在离地面近10米的古建筑房梁上,一边测量着古建筑一边自豪地说道。
在此次古建筑修复中,需要增加护栏、门窗等多个部分,不用一根钢钉,内部雕梁画栋,典型徽派风格。李长云告诉记者,古建筑的木门窗是用许多小的榫卯结构连接的,通常一扇长窗、景窗分别有500个、1000个榫卯,先划好线,然后用刨子、锯子、斧子、凿子做。
“现代的工具很难做出古建筑的风韵,所以必须使用原始的木匠工具,但是时间会慢很多。”为了让制作的木器部件风格和徽派古建筑相似,李长云必须运用最传统的凹面刨、断间锯和麻花钻等100多种木匠工具,光是刨子就三十多种。
这些传统工具,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会用,但是对于从20岁就开始学习木工的李长云来说,并不是难事。“最难的是,精度要高,榫卯连接误差必须为零。通常做一个榫卯结构刻四五刀,每刀下去分毫不差,这种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李长云说,太紧易产生裂缝,太松易散架,结构连接或转角处,要严丝合缝,平平整整地融为一体,这十分考验功力。
五年修复一座古建筑
在外人看来,古建筑修复,就是锯锯木头和砌水泥墙那么简单。但是对于古建筑修复师来说,在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需要静得下心来。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馆长宣繁秋告诉记者,一个古建筑修复需要木工、石工、瓦工、泥水工、漆工等多个工种全力配合,慢工出细活。“只会锯木头,没有一定耐心和坚持,是做不了古建筑修复的。”
2003年博物馆里的古建筑修复师们把江西婺源一座徽派古建筑“搬运”到博物馆,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在当地全部拆散后,就地分类编号,共有1900块木构件、5000块砖瓦、150件石雕,一点点运到合肥来。梁柱等大件用挂车整整拉了两个多月。整个策划、拆迁、搬运、修整、异地重建,六位古建筑修复师花费了五年的时间。
而且修复古建筑过程中,古建筑修复师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房顶结构上,今年57岁的油漆工金章国经常要到房屋顶部去刷漆,换椽子、瓦片,修复受损件,油漆后就开始做彩绘,只要不下大雨每天都要干活。绿色、黄色、红色,一层椽子三道彩绘,完成一道至少得一天。“有时候困了,稍微一不小心,就会从上面摔下来。”金章国告诉记者。
古建筑修复师大多60后
崇善堂、敦伦堂、且止亭、六寿亭、何向晨官厅、诗园堂书院……这几年来,对自己在博物馆参与过的每一个古建筑修复的工艺细节,今年29岁的张彪都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在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古建筑修复师队伍中,老师傅是修复队伍的主力军,很少有50岁以下的,张彪是唯一的例外,是最年轻的修复师,做古建筑修复也有七年的时间。他告诉记者,“跟着老师傅们一起去皖南跑了很多次,看到了许多损坏严重的古建筑,如果不修复好它们就太可惜了。”
在跑了七年之后,如今木工、石工、瓦工、泥水工、漆工等多个工种,张彪都能胜任。但是在李长云和金章国等老师傅眼中,现在还有不少古宅面临着年久失修的问题,不能仅仅只依靠张彪一个年轻人来传承手艺。“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接我们的班,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建筑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