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骨笛复活记:听见八千年前的声音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12-12 15:58:22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贾湖骨笛,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河南博物院的展厅里,在莲鹤方壶等国之重器的映衬下,贾湖骨笛因小巧而显得低调,却丝毫未被掩盖光芒。八千多年岁月侵蚀下,笛身仍晶莹亮洁,上面整齐排列着七个小圆孔。

  八千多年前,一只仙鹤死去,把尺骨留在原始人的聚落。


  聪慧的华夏先民,给它钻上了孔。从此,人类世界响起丝竹声。


  “骨笛音色明亮、朴拙,带着悠远神秘的气息。每次吹起它,都感觉心灵和祖先离得特别近。”33岁的贺小帅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骨笛演奏者。他长于笛、箫、埙多种乐器,但手持骨笛时,心中总涌起别样的敬意。


  贾湖骨笛,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河南博物院的展厅里,在莲鹤方壶等国之重器的映衬下,贾湖骨笛因小巧而显得低调,却丝毫未被掩盖光芒。八千多年岁月侵蚀下,笛身仍晶莹亮洁,上面整齐排列着七个小圆孔。



  贾湖骨笛刚出土时,专家们为测音,用它吹奏了一曲民歌《小白菜》,这是世人第一次听到如此远古的乐器声,骨笛的音阶结构、保存完整度都堪称奇迹,闻者无不动容。


  “贾湖骨笛的出土,将中国音乐史的起源提前到了8000多年前。”曾任贾湖遗址发掘领队的张居中说。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距今约9000―7500年,是淮河流域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从1986年到2013年间,贾湖遗址共出土40多支骨笛,大多为7个音孔,皆以鹤类禽鸟中空的尺骨制成。其中最完整的一支,通体油光发亮,仿佛还带着远古的温度,据推测它曾被先民长期把玩。


  为追寻华夏正声,让今人在音乐中感受祖先的情感脉搏,贺小帅所在的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从十多年前就开启了骨笛的复原展示之路。


  “我最早吹的笛子是树脂材质,后来是骨粉,太丑气了!”贺小帅2006年加入时,华夏古乐团的笛子虽是仿制贾湖骨笛,但外观、材质、音色都和骨笛相去甚远,“很不甘心,我经常想,就没有真正的骨头吗?”


  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霍锟——华夏古乐团团长,他心心念念想拥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骨笛。



  “观众可能不太关注音律和演奏技巧,但能从骨笛所传递的讯号中,感受到强烈冲击和深深的自豪感。”霍锟说,高度还原贾湖骨笛面貌,让现代人听到远古的回响,显得很有价值。


  然而,难度比想象的还要大。贾湖骨笛以仙鹤的尺骨为材料,对先民来说,这或许是唾手可得的寻常物件。但今天,丹顶鹤属于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用它的骨头几近奢望。


  霍锟回忆,这些年来他们想遍了奇招。辗转联系各地搞收藏的人,去饭店后厨翻找……


  直到2016年,一位制作藏族鹰笛的手艺人,给了古乐团几根骨头——来自草原上自然死亡的鹰或秃鹫。其中一根,形状大小都和贾湖骨笛接近。


  寻找制作骨笛的师傅,又花了两年时间。最终,一位南京的笛箫制作师,答应试一试。此前,他从没做过骨头材质的乐器。


  先打通骨头的关节,把纤维掏出来,打磨成中空、光滑的骨管;根据贾湖骨笛的音乐参数,做第一个吹孔,试着吹响;接着打孔、校音。


  “制作过程只有三四个小时,准备工作却有十几年。”贺小帅全程参与了这次制作,尽管笛子仍有瑕疵,但音高、音色已十分接近出土的贾湖骨笛。当他迫不及待吹出即兴创作的旋律,一种按捺不住的快意喷薄而出。



  除骨笛外,华夏古乐团还复原、复制了陶埙、编钟、箜篌等300余件套音乐文物。根据历代乐谱、文献和民间音乐遗产,编译、创作了100余首古风乐曲,为实现音乐考古舞台化展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音乐文物首先是乐器,是形象的、声音的艺术,静态展示远远不够,古乐团本质是文物陈列的特殊形式。”华夏古乐团首任团长、原河南博物院陈列部主任李宏说,河南博物院的音乐文物丰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音乐文化链条,最有条件“活化”。


  从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开始,五千年前的陶埙、四千年前龙山的特磬、三千年前夏王宫的铜铃,到两千多年前的两周钟鼓磬瑟、管箫琴笙,一千多年前的歌舞乐俑……一个个相继苏醒,奏响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之声。


  “谁调清管度新声,鹧鸪飞处舞春风”,2000年成立至今,华夏古乐团的演出浸润了无数国人的心灵,还走向美国、韩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温润典雅、源远流长。

 
标签: 贾湖骨笛

本文标题: 贾湖骨笛复活记:听见八千年前的声音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54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