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堰——莆田木兰陂的由来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12-31 11:18:23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寒冰
核心提示:福建木兰陂位于福建莆田木兰溪下游,是具代表性的御咸蓄淡灌溉工程。工程建成于北宋(1083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木兰陂灌溉工程对莆田南北洋平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福建木兰陂位于福建莆田木兰溪下游,是具代表性的御咸蓄淡灌溉工程。工程建成于北宋(1083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木兰陂灌溉工程对莆田南北洋平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木兰陂作为全国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发挥其蓄水、灌溉、排涝、挡潮、水运等水利效用。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兰陂的故事由来


  “清清溪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公而忘私谁创始?至今人道是钱妃。”1962年秋,郭沫若在游览木兰陂后所作的这首诗,成为歌颂钱四娘的经典名句。一位民间女子,何以赢得如此高的赞誉?


  沿木兰溪一路南下,来到距莆田市区西南5公里外的木兰陂。


  历经900多年风雨,近百米长的木兰陂仍静静地横卧于木兰溪上。人走在陂上,脚下溪水缓缓流淌,眺望远处,但见山坡上绿树成荫,金黄的枇杷挂满枝头。谁曾想,此处原是洪水肆虐、一片荒芜。


  木兰溪系莆田市最大的河流,全长105公里。据志书记载,木兰陂未筑之前,滔滔海潮溯溪而上,兴化湾海潮可直涌到仙游林陂,距今入海口近百里之遥。溪水无拦无蓄,遇洪则泛,海潮上涌横流,则遍地皆咸,过去南北洋只生蒲草、不长禾苗。


木兰陂


  为了改变生产条件,莆田人民迫切需要治理木兰溪,化水害为水利。历史选择了钱四娘,她率先治理木兰溪,创筑木兰陂。


  钱四娘是长乐人,为何会到莆田治水?据记载,钱四娘的父亲在福广一带为官并于任上去世,她和母亲扶柩回长乐老家,返乡路过木兰溪时,年仅16岁的钱四娘目睹当地百姓遭受水患之苦,当即下决心要到莆田治理水患。


  回到长乐后,钱四娘变卖全部家产,凑足10万缗(缗为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一缗钱就是一贯钱),来到莆田将军岩前筑陂拦水。建陂期间,钱四娘白天带领木兰两岸民众劳动,晚上提着双灯在陂上巡视。


  3年后,大坝建成,却因溪洪袭击被毁。目睹这一切,钱四娘悲痛欲绝,投水自尽。那一年,她才19岁。


  虽然造陂不成,但钱四娘的首创精神和悲壮之举却感召着后人前赴后继。


莆田木兰陂


  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钱四娘的长乐同邑进士林从世携10万缗,在钱陂址下游的温泉口再度筑陂,但仍因选址不当,口窄流急,大坝即将落成时再次被大水冲决。


  此时正值王安石变法全面实施《农田水利法》,朝廷下诏莆阳协兴水利。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侯官(今闽侯)义士李宏应诏携7万缗到莆田修陂。在精通水利的福州鼓山高僧冯智日的悉心帮助下,他们总结钱、林两次筑陂失败教训,选择在木兰山下建陂,此地“溪面宏阔,水势迁缓”,于北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建成现今的木兰陂。


  木兰陂建成以后,护佑着100多万人口、33%的莆田耕地,总灌溉面积达16.3万亩。木兰陂是具有代表性的拒咸蓄淡灌溉工程,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


  如今,在木兰陂南岸已建成占地6.63万平方米的木兰陂生态公园,设有木兰陂纪念馆、钱四娘庙和冯智日纪念堂等。木兰陂纪念馆内,供奉着钱四娘、李宏、林从世、冯智日4位建陂先贤圣像。

 
标签: 木兰陂

本文标题: 千年古堰——莆田木兰陂的由来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60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