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家大院——“三晋第一村”的故事|晋商大院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3-06 13:12:47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云纹
核心提示:山西的豪宅大院,建筑雄伟,精雕细刻,匠心独具,称得上北方地区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今天我们了解的是师家大院,被誉为“三晋第一村”。

  山西大院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向来就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号称“三晋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南北贯通,中西合璧”的李家大院,还有因影视剧大获的乔家大院等等。为什么山西会有那么多的大院?


  山西境内从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深宅院落,它们各具特色、布局规则,在总体的布局上是一个对外自我独立、相对隔绝,对内自给自足、亲近自然与家人的大院环境。由于地处大陆的内部,干燥的气候,较为不便的交通,使得山西大院能够较好的保存下来。


师家大院


  大院的诞生同兴盛一时的晋商有着必然的联系。晋商长期经营盐业、票号,明清时期创造了五百年的晋商传奇。随着山西商人走南闯北、财富越积越多的同时,植根于人心的儒家文化使得这群足迹天下的商贾们在腰缠万贯后仍然回到故土,大兴士木建造家园。


  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别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山西的豪宅大院,建筑雄伟,精雕细刻,匠心独具,称得上北方地区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今天我们了解的是师家大院,被誉为“三晋第一村”。


  师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创建于清乾隆34年(1789年),扩建历经80余年,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是山西一座大院的代表。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两家大院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地形地貌与建筑特点巧妙结合。


师家大院


  师家大院的创建人为师法泽,字仁厚,生于乾隆初年,幼年孤贫,成年后持家有道,生意兴隆。鼎盛时师家的店铺、钱庄,北抵太原、北京,南达洛阳、开封、湖南湘乡,西至西安、米脂,师家一度成为中南地区的名门望族。


  不过,真正使师家沟闻名遐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师法泽之孙师鸣凤与清末名臣曾国藩兄弟的深厚交往,师家因此成为仕官达贵,文人学士的周游之处。


  在早期,师家人们就以农商结合的方式,通过钱庄、商铺等等,发展起来的一个大家族。后有来又经过两百年,修建了豪华的宅院,也就是后来的师家大院。


  师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以窑洞为主,共有大小31个院落,建筑群以四合院、二进四合院、二楼四合院、三楼四合院为主体。分别设有正房、客厅、偏房等,并用传统的圆门、耳门等相通,自然衔接,交融一体,既起到了很强的防盗、信息传递作用。


师家大院


  师家大院突出了山区依山就势、从窖上登楼的特点,又引进了平川平面多进四合院的建筑特色,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气势雄伟,风格独特。


  主体建筑外围,附设有酒坊、醋坊、染坊、油坊、当铺、药店等,体现了师氏家族农、工、商、学、礼等井井有条的整体系统安排,也反映出其经济、文化封闭的局限。


  师家大院的建筑雕刻艺术值得特别说一下。现存的门楼、槎廊、花草、人物、琴棋书画木雕10余套,雕刻精致,艺术精湛,已成为我国木雕艺术研究的珍品。


  门额、门匾、木刻牌匾153处,砖刻牌匾47处,字迹功力深厚,刚劲有力,尤其是“东山宅”、“北海风”、“南山寿”、“敦本堂”、“清白家风”等牌匾,风格独特,神韵非凡,实为难得的书法艺术精品。


  以“寿”字图为主的窗花隔扇图案108种,据说一是表示师家的108种生意,一是表示山西的108个县。其雕刻之细腻,工艺之精美,匠心独运,立意动人。


师家大院


  师家大院民居建筑群,规模之大,设计之独特,集砖雕、木雕、石刻艺术为一体,为中国古建民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在历经200余年的风雨剥蚀后,岁月的沧桑在这些斑驳弥久的巷道上,留下了记录过往的斑驳印痕。


  山西大院,是近代山西社会的一大缩影,虽说近代中国发生重大变化,但对山西人的习俗观念变化作用有限。在大院里,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新观念的冲撞微乎其微。


  建筑大师梁思成当年考察了山西古建筑后,这样描述晋商大院:“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


  一代晋商的传奇历史,在一砖一瓦间留下了印记,厚重的院墙宛如隔绝出了两个世界。这些被岁月精心雕刻的院落,是工匠们手刻的史诗,更是晋商辉煌的见证。

 

本文标题: 师家大院——“三晋第一村”的故事|晋商大院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78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1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