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是古代百越族的后裔,世代聚居在我国海南省的中南部地区。远古时期,黎族的先民渡海而来,于海南岛繁衍生息,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而船型屋正是这种独特文化的一部分。
黎族最古老的民居
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建筑,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故以船型状建造住屋,因外形酷似船篷通常称为船型屋。船型屋有高架船型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型屋之分,用红藤、白藤扎架,它的屋顶呈拱形,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几乎低垂到地面,远远看去就像一艘倒扣的船。
船形屋会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这代表了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
墙体用泥土筑成,屋形狭长、屋檐低矮。大多数的船形屋长14.7米,宽6米,屋高3.2米。四壁用树枝扎成方格形,再用用稻草和泥糊墙。它在屋子的前后各开一个门,不仅屋顶外形像船,船型屋的内部与船舱也很相似,人们前后进出如同在船舱一般。
船型屋通常建造在夯土台上,茅檐低矮,不仅可以减少台风的侵袭,还有利于雨水随着屋顶的茅草顺流而下,以避免破坏墙体而导致整座房子倒塌。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夏天可以避免房屋暴露在阳光的直射中,冬天又能起到防风保暖的作用。
船型屋就地取材,取之于自然,富饶的海南岛给黎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建材,木材、竹子、藤、茅草……这些天然易得的有机建材,十分环保,拆建也很方便。鉴于这些优点,船形屋得以世代流传下来。船形屋是黎族几千年来建筑的结晶,融入很多建筑智慧和讲究。
船型屋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窗户!通常来说,“窗户”是一栋房屋必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给予房屋光线与明亮的同时,还起着通风换气的作用。然而船型屋一般不开窗户,这是因为和过去信“鬼”有关,认为开了窗就会有“恶鬼”进入屋内,让全家不得安宁,这也让屋内显得十分阴暗。解放后,随着迷信的破除,部分船形屋也开始有了窗户,让屋内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船型屋是海南省黎族和苗族古老的民居形式,是他们祖先智慧的结晶。黎族是个聚居的民族,大家有“同村又同亲”的传统观念,因此黎族人民会把船型屋密集地建在一起,以前是为了方便共同抵御前来侵袭的野兽,后来则是为了更好地增进邻里间的感情。
近年来,政府重视黎族人民生存居住条件的改善,制订措施进行民居改造,逐年推进,2007年底按计划彻底消灭茅草房船型屋。在此情况下,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已失去发挥作用的余地,面临彻底灭绝的危险。2008年,“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海南省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船型屋的历史传说
关于船型屋的历史传说,除了上文说的黎家的祖先是从大陆沿海乘木船漂洋过海而来。他们靠岸后,由于到处荒凉、没有人烟,只好将船翻过来,覆盖在地面上当屋住。他们的后人为纪念祖先的万里迁徙,便模仿船的样子建造自己的房屋。这种屋,远远看去,与船一模一样,故名船形屋子。
还有一个关于“丹雅公主”的传说,南海有一个俚国,国内有个叫丹雅的公主。她嫁了三个丈夫,三个丈夫先后都死了。相师传言她是扫帚星下凡,在家家破,在国国亡,一时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纷纷请求处死丹雅公主。此时,丹雅公主已身怀六甲,国王不忍下手,便备了一只无舵无桨的小船和一些酒食,以及一把山刀和三斤谷种,把丹雅公主放在船上。丹雅公主养的一条小黄狗也跟上船,小船在风中飘入了茫茫大海。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历尽劫难的丹雅公主的船在一个荒岛岸边搁浅了。这岛就是海南岛,当时还没有人烟。她看到了远处的高山峻岭,也看到了成群的猴子无忧无虑地穿行于林间,所有的忧郁和恐惧一下子消失了。在饱餐了野兔和鸟蛋之后,丹雅公主在这个荒岛定居下来。
为了躲避风雨,防御野兽的侵袭,丹雅公主在海滩边竖起几根木桩,然后把小船倒扣在木桩上当屋顶,又割来茅草围在四周。她有了属于自己的家。白天,她带着小黄狗上山打野兽,采野果;晚上睡在这船屋里,小黄狗忠实地守在门口。后来,船板烂了,她割下茅草盖顶,这就是后来黎族人所居住的船形屋的雏形。
黎族还有个习俗,女孩到了15岁,父母或者兄弟就帮她盖一间“人”字形的茅草屋——隆闺,男孩15岁时则多是自己盖。隆闺一般建在村头或者村尾的僻静处,或者紧挨父母住房搭建,是黎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船型屋逐渐被瓦房、平房替代,船型屋越来越没有人居住了。船型屋作为黎族文化的结晶,是海南土著民族的建筑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