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人生活在哈萨克大草原上,匈奴人和突厥人都在此地征战生活过,在古代,此地区还未形成固定的民族的概念,大部分是以部落为单位群居生活。后来在这片草原上开始形成各种汗国,开始有稳定的一个社会生态体系,周边的各个种族部落开始向这里聚集,慢慢形成稳定的社会形态,最后就有民族概念的产生。
哈萨克毡房是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逐水草而迁徙,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住一种易于支撑和拆卸的毡房。远在西汉时,远嫁至乌孙的细君公主就说其生活是“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穹庐就是指的毡房,从中可知,毡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毡房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地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游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在新疆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缀满了白色蘑菇似的毡房,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
牧区的哈萨克族一年要搬十几次家,拆卸和安装也很容易,一般两个多小时即可“盖”起来,所以很受牧民的欢迎。毡房的材料完全是就地取材,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门组合而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搭成整个毡房的骨架。栅栏的围墙外围上一层毛线编织的芨芨草帘,每根都用红、黄、绿、白、黑等彩色毛线编成和谐的图案,使毡房美观漂亮,外包白毡。
毡房内部布置的大方、合理,井井有条,一个只有30多平方米的毡房内,既要有“客厅”、“卧室”,又要有“伙房”、“库房”。毡房的门一般朝东开。毡房内,靠门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和待客。进门左、右上方是铺位,正上方放置衣箱、马鞍,箱前铺坐垫,是招待客人的地方;进门左、右两侧则是放马具、打猎用具、拴幼畜和放炊具、食物的地方。
毡房融入了哈萨克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气质、审美倾向、行为准则、宗教情怀等,反映了哈萨克人的社会组织制度和精神气质,它和哈萨克人的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景观。哈萨克族的毡房艺术在草原到处可见。毡房内四周是挂壁,地上是花毡,各种幔帐都是刺绣艺术品,使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
很多人对于毡房和蒙古包分不清楚,因为外形近似,不了解的人往往容易将它与蒙古包混淆。那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蒙古族和哈萨克族都是我国古老的游牧民族,由于频繁迁徙,因此住房就必须能够随意移动。
“毡房”和“蒙古包”都是“毡帐”一类的可移动性的建筑。用标准的“毡房”和标准的“蒙古包”做比较,其最大的区别在顶部。蒙古包和哈萨克毡房最直观的区别,就是看建筑是圆形顶还是尖锥形顶,如果圆球形顶的就是蒙古包,而类似尖锥形的则是哈萨克毡房。
“毡房”的顶部连接顶部天窗和墙体围栅的“曲杆”(斜拉杆),下端是做弯的弧形角度,拉杆与墙体缓慢搭接,从正面看是没有明确夹角的。因此毡房外形比较敦实,线条圆浑,棱角不分明,显得高耸厚重一些。毡房“曲杆”弯头的加工工艺,是哈萨克族的传统工艺。
“蒙古包”的顶部连接顶部天窗和墙体围栅的斜拉杆是直的,因此从正面看整个顶部呈三角形状,顶部和筒形的墙体有一个明确的角度。“蒙古包”顶部的斜拉杆是直杆,所用数量较毡房多一些。“蒙古包”外形简洁,线条明快,棱角分明,显得低矮平缓一些。
毡房,作为哈萨克传统建筑艺术的“活化石”,是哈萨克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哈萨克民族的人文观和自然观。哈萨克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适合于本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创造了适应草原特色和艺术风格的居住文化。在辽阔的哈萨克草原和漫长的丝绸之路上,这种特色鲜明的民族建筑无所不在,不愧为世界建筑艺术世上之灿烂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