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在几千年的浩瀚历史进程中,龙文化的演变代表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泸州辖区下的泸县,素有中国“龙文化之乡”的称号。在泸县县域内更有数百座明清时期的古龙桥,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龙桥群,因此泸县又有“龙桥之乡”的美名。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泸州人众所周知的龙脑桥。
泸县龙脑桥简介
龙脑桥位于泸县县城北郊九曲河上,为泸州至隆昌的古驿道所经之地,修建于明代早期的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龙脑桥是一座集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桥长54米,12个桥墩13个孔,中间八个桥墩分别雕刻了麒麟、青师、四条龙、白象四种瑞兽,“麒麟两岸守护,大象河边畅饮,青狮桥上怒吼,龙王携龙遨游”,景象甚为壮观。龙脑桥是中国古桥中建造工程浩大雕刻十分精美,造型生动别致,工艺精湛,艺术品位高,至今保存完好的全国罕见的古桥。
龙脑桥,桥上石雕的工艺和技巧都十分娴熟,继承和发展了秦汉和唐宋的石刻工艺传统,夸张与写实相结合,并采用圆雕,使整个石桥的各部分雕刻,都浑厚刚毅,精巧规整,比例匀称,造型生动。其工艺精湛,手法之洗练,形象之生动,真鬼斧神工,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中罕见之作。石雕在细部的加工处理上,一丝不苟。中间四个墩上各雕一条巨龙,龙头上的眼、耳、口、鼻、眉、髯、角,龙身上的甲、翅和流云,都线条明快,清晰流畅,整体看去栩栩如生。
在龙的口内,有一颗重30多公斤的“宝珠”,是运用镂空雕刻技术从整体石上凿雕而成的石球,可滚动自如,但又不能取出,真妙趣横生。巨龙左右两个桥墩上,一雕雄狮,一雕大象,神态自如,安详宁静,亦反映古代工匠的巧思和雕技,特别是象雕处理,非常巧练,颇具匠心。如象体雕得厚重,轮廓线条简练明晰,象鼻卷曲,长牙翘伸,大耳下垂,神态自然,给人以和静、端庄的感受。外侧两头麒麟,口衔绶带,张口怒目,两只火焰纹腿匍匐墩上。牛蹄形脚,一只踏兵书,一只踏宝剑,雄姿勃勃,气势昂然。
龙、狮、象、麒麟于桥的上侧露头,下侧现尾,张牙伏爪,依次排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如遇河中水涨只淹没了桥板时,这些吉祥物在流水中只显露出头和尾,恰似活生生地在河中逆水遨游,可谓又是一大奇观。
泸县龙脑桥传说
龙脑桥不仅雕刻精美,更具传奇故事的神秘性。传说当年哪吒闹海打死龙三太子,李靖放火烧了哪吒庙。于是三山五岳的邪教外道妖魔鬼怪开始横行,闹的百姓怨声载道,于是百姓们烧香祈求哪吒显灵再次保护他们,哀怨之气与香烟气息惊动了与哪吒出自同门的杨戬。杨戬查明妖魔之所以作乱,是龙三太子的老丈人独角龙在兴风作浪,于是杨戬便于独角龙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途中独角龙身受重伤逃到泸县九曲河上想喝口水再战,却被赶来的杨戬一挥斩妖剑,独角龙的几头龙头掉入河中,阻碍了小河。杨戬见状立即用三尖两刃刀对准龙口使劲一戳,然后猛搅。被挡住的水立即从那些龙口中流了出来。此后这龙头化成了石头,人们在这龙头上铺上石板搭成了一座桥,供人们过往,并将该桥称为“龙脑桥”。
如今的龙脑桥经历百年风霜后,又经过不断的修复,岁不知其本来面目,但其所携带的历史感任然强烈。每当人们从桥上走过时不免让人联想到传说杨戬斩龙成桥的神奇传说,仿佛之间有种穿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