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火灾是文物古建最大的危险,古代更是。
相比百姓住宅,紫禁城的失火比率尤为明显,从肇建到溥仪出宫,500年时间里有记载失火80余次。其中损失最大且最引人瞩目的,便是1923年的建福宫大火。
这场大火的起因众说纷纭,有说太监放火掩盖盗窃证据;有说电路短路引起大火…
但那场大火将建福宫内的经文、珍宝、玉器、书画、大小金佛无数,再加上殿旁几棵数百年的参天松柏悉数化为灰烬。甚至后来从废墟中溶出的黄金有一万七千多两。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朝的“天子之家”,按理说应该是治安最好的地方,为何会火灾频生呢?
其一,雷电
身在古代,放眼望去,最高的建筑应该就是紫禁城,因此紫禁城很自然的就成为了雷电光顾的对象。明成祖朱棣肇建紫禁城没多久,三大殿被雷电击中焚毁。
其二,人为
身在古代,除了李自成,没人敢故意放火烧紫禁城。但火作为必备的照明、取暖等工具,自然会出现因使用不慎的情况。正德皇帝就曾因放鞭炮烧了乾清宫,然后看着熊熊大火说道:美极了。
其三,结构
首先木材相比石材是容易着火的,中国古人造房子喜欢用木材,西方古人喜欢用石材,据说是因为中国人思想里认为只活一世,所以用木材建房子,但死要死很多年,所以辉煌的大墓都是石材。
其次紫禁城各宫殿缺少墙壁,也就没有了阻挡大火蔓延的障碍物,而且各宫殿内用来承重的柱梁一旦被烧毁或者断裂,整座宫殿就会瞬间坍塌。
面对接二连三的大火,紫禁城又是如何灭火的呢?
首先,门海
这里说的门海指的是紫禁城各宫殿门口的铁钢或者铜缸,它们被称为“门海”或者“吉祥缸”。
据统计,整个紫禁城内共有这样的大缸308口,其中太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门前是18口鎏金铜缸,由此可见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在紫禁城中的地位。
这些大缸由内务府的太监负责每日更换水,保证水质干净无异味。冬天为防止缸内水结冰,还会在缸底加木炭,以烧水融冰。
其次,皇家消防队
消防队虽然是现有名词,但在明清时期,为防止紫禁城失火,弥补门海作用不足,城内还专门配有皇家消防队。
在乾清门、东华门、西华门等处,设有专门的人工操作的喷水灭火设备,称为“机桶”或者“激桶”。康熙年间,专门设立了“激桶处”,以加强防火工作。“激桶”一直存在到溥仪出宫。
最后,隔火街与防火墙
紫禁城各宫殿,尤其是太和殿这样的大型宫殿,没有防火墙,所以火势一旦蔓延,是很难控制的。
但明清历史上,紫禁城起火的状态一般都以乾清门为界,没有内、外廷同时着火的。主要是乾清门外的横街起到了隔火街的作用。
进入乾清门为内廷,也就是皇帝的家;出了乾清门是外廷,也就是皇帝的办公单位。
另外在乾清宫平行的位置上,坤宁宫平行的位置上,统治者还巧妙地设计了防火墙,从房梁、房柱、斗拱,到椽飞、望板都是石材,而非木材。并且房内是严严实实的墙体,由此可见,乾清宫、坤宁宫在三宫六院中的重要性。
《申鉴·杂言》记载“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紫禁城作为明清两朝的“心脏”,统治者自然是希望可以永远平安,为体现统治者的祈福意愿,紫禁城在很多建筑的结构设计上都体现了“防火”的含义。
鸱吻
据《周礼·天官》记载:在建筑上安置“厌胜”之物镇火。《苏氏演义》记载: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
紫禁城的各个宫殿上都有防火厌胜之物即蚩尾(鸱尾、鸱吻),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第九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
鸱吻作为建筑防火厌胜之物,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其中说一点,明清两朝都把鸱吻作为防火厌胜之物,但明朝的着火比率却远高于清朝,这是为何?
因为清朝在鸱吻上设置了避雷针,降低了紫禁城被雷电击中的可能性。
黑瓦克火,门不带勾
五行之中“以水克火”,认为黑属水,黑瓦不仅在颜色上属水,其起伏也如水波,在建筑中使用黑瓦正是以水压火之意。
而且在建筑的名称中带“水”,也是为了以水克火,如“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等,不过这些地方属于紫禁城内的皇家藏书楼。
建筑的名称中除了带“水”,还有门不能有勾。明《马氏日抄》里记载:宋都临安玉牒殿灾,延及殿门,宰臣以门字有脚钩,带火笔,故招火灾。
叫火烛
看过古装戏的人一定熟知这句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不仅民间有,紫禁城也有,记得《大明王朝1566》中,万历皇帝还亲自喊过。
即使紫禁城里防火救火的种类再多,多半是给统治者一种慰藉的心理作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