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石结构,指用胶结材料砂浆,将砖、石、砌块等砌筑成一体的结构。可用于基础、墙体、柱子、口拱、烟囱、水池等。
砖石结构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结构,从古自今,一直被广泛应用,如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我国的万里长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西安的大小雁塔、南京的无梁殿等。
砖石结构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低,耐火性、耐久性好以及施工简便易于普及等优点,但砌体强度较低,特别是抗拉、抗剪强度很低,抗震能力较差,砌筑劳动强度较大,不利于工业化施工等缺点,此外,粘土砖还存在与农业争地等问题。因此从节能节地考虑,应限制粘土砖的使用。
砖石砌体在房屋建筑中主要用作墙体、柱子、基础、拱壳等受压结构,在烟囱、水池、挡土墙、桥涵等构筑物也常有采用。配置一定受拉钢筋的砌体称谓配筋砌体,配筋砌体可用作受弯和大偏心受压结构。以砌体作为承压构件,钢筋混凝土作为受弯构件,二者组合使用的房屋结构称谓砖混结构。砖混结构在我国应用最为普遍,尤其是民用住宅建筑,约占85%左右。
砖石结构古建筑有城墙、城台、砖石塔、拱券、砖墙、砖石地面等多种型制,其维修技术各不相同。
砖石墙一般都起围护作用,墙体破坏大致有地震力或其他外力造成的歪闪、开裂、酥碱、冻融破坏和大气污染造成的腐蚀、拱胀、空鼓、倒塌等情况。维修以前,应先对墙体的构造型制进行详细观察,测量墙体的断面尺寸,砖的尺寸,墙的砌法,砖的排法及缝的厚度,检测砖和灰浆的标号,填写记录表,勾出大样,照相并记录墙内的构造情况。拆砌前还要对古建筑进行严格检查,出现木结构变形、外力施于墙上等现象时要先支顶加固。
砌墙原则是按原制复原,砌时要分中挂线,型制有清水和混水两种。清水墙有满铺满砌、磨砖对缝,淌白丝缝、虎皮墙、花墙等。砖砌墙要求横平竖直,墙面砖缝、砖的摆法及勾缝式样都按原制。
花墙和女儿墙的砖雕破坏严重的可用制模复制,或重新雕塑,破坏不严重的可用粘接剂粘接,墙面剔补可将腐朽砖剔除,用砍磨相同尺寸的砖补上,里侧丁头用砂浆与墙体粘牢,外缝仍用原灰勾抹。因温度或地基沉降等原因造成的开裂,不严重的可用灌浆办法解决,如地基变形严重出现歪闪、空鼓等情况,可局部拆砌。混水墙的外表面可稍粗糙一些。但要注意压缝连接,整体要横平竖直,中轴线要居中。
拱券结构广泛用在桥梁、城门洞、陵寝、门窗过梁等建筑物上,构造形成有半圆形、弧形和平拱形,其破坏情况大多在支座部位上侧开裂、拱中的下部开裂或者是剪断错位。对于较简单的前种开裂可进行灌浆,如券砖被挤碎,整体还保持原来形状可进行局部抽换。
砖塔属于高柔建筑,破坏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因地震或雷击作用劈裂,有的因地基不均匀沉陷倾斜,有的因年久表面风化剥蚀。
维修时根据破坏情况和残破塔体的危险程度,做好临时加固处理。一般用钢板箍或钢条箍,箍与塔身接触处,用软木板或麻布垫牢,以免损坏塔体上的浮雕。然后进行测量、绘图,查明砖的尺寸及强度,烧制新砖。根据测绘勘察中看到的破坏情况,结合当地地震、雷电、环境污染、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研究古塔遭到破坏的可能因素,校核塔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各截面对破坏外力的抵抗能力,来确定加固方案。方法大体有加固地基,加固塔身,加挡土墙,围桩连墙,圈梁或加钢箍,配纵向筋、锚杆技术、压力灌浆等。以上方法都无效时可部分拆除重砌。维修回砌时要注意找出中心,严格对中。拆砌或补砌完成后,表面应涂防水有机硅封护。
砖地面在拆修前要先进行编号、绘图。砍磨添配砖块。揭除细墁,步骤是:拆除旧有砖地及灰土,素土夯实,三七灰土一步;房间周围抄平定线,跟线铺泥(干硬些),按原样墁砖,用木锤或橡皮锤拍打找平,对缝无误后再揭下砖块,重新铺墁,底洒白灰浆,铺砖时砖缝处抹油灰,用锤重新拍打找平顺缝,用竹片将多余油灰去掉,再用磨石找平。待地面干透后,在地面砖上涂抹生桐油。粗墁砖不砍磨,以白灰砂子扫缝。全砖地面的表面泼黑矾水,用桐油涂刷浸泡,油灰勾缝也可打蜡,也可用聚胺脂涂刷,增加砖的耐磨性。室外地面可用砂子灰粗墁。
石质结构有阙石桥、石塔、石窟寺及建筑中石基座、石踏步、石梁枋、石柱、石础、石拱券等多种,石质结构破坏有以下几种情况:弯曲、剪切、撞击所造成的断裂,冻融破坏、大气污染造成的腐蚀酥碱以及使用中造成的破坏。梁枋断裂,可更换,内部加一防腐蚀的钢筋混凝土梁枋或经防腐处理的钢梁枋,外部用假石梁枋遮挡,可考虑加钢箍(斜缝),灌环氧树脂粘结,其他非受力构件如果破坏体积大,可照原物形状制好后,用锚杆锚固,为防风化、防腐蚀、防酥碱,可用甲基硅树脂涂刷封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