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是中国古代名窑之一,为宋代福建烧造黑釉茶盏的著名窑场,以生产黑釉瓷器著称(俗称“建盏”)。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宋朝皇室御用茶具,享有“瓷坛明珠”的美誉。它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并一度进贡宫廷,而且流传日本、韩国等海外国家和地区。
建盏以独特的黑瓷魅力,曾与青瓷、白瓷三分天下,备受贵族、士大夫的青睐。“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是宋代皇帝宋徽宗的诗赞,为建盏的风靡作了最好的诠释。那么,为何建盏如此受追捧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宋代斗茶神器
说到建盏,就不得不提宋代的茶文化了,建盏可以说是宋代茶文化的产物。由于宋代的皇帝爱好饮茶,宫廷里常举行大规模茶宴,上行下效。许多文人也会组织饮茶团体,进行茶艺著述,并创作出了大量的茶诗、茶帖、茶画,使茶文化与相关艺术正式结合,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北宋年间的都城汴京,凡是闹市区和居民集中地方,茶坊鳞次栉比,那里不仅有专供仕女夜游吃茶的茶坊,还有商贩、大众百姓拂晓前进行交易的早市茶坊,这种茶坊实际上是一种边喝茶边做买卖的场所。汴京更多的茶馆则是从早开到晚,直到夜市结束才关门的全天候茶坊。
饮茶之风非常盛行,既形成了豪华极致的宫廷茶文化,又兴起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宋代“斗茶”活动风靡全国,从高踞于庙堂之上的达官贵人,到行吟于泽畔山边的文人墨客,从策肥御轻的公子哥儿,到车水卖浆的平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事。宋人把茶文化进一步贯彻于各阶层日常生活和礼仪之中。斗茶是一种博弈,所以对盏要求很高。
建盏在一众黑釉盏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上层社会所用的斗茶神器。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称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兔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宋徽宗赵佶还亲作《大观茶论》,书中有云: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说明当时对建盏的研究比较透彻。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为建窑建盏的发源地,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水吉镇为闽北重镇,临近闽江水系的南浦溪,水路畅通,北上至两宋二都,南下至太平洋,都极为便利。当地尚留存有宋朝时期龙窑遗址,曾经“百窑相连,窑工数千,窑火昼夜不熄。”如今,仍遗存国家级保护文物、长达136米的全国最长的建盏龙窑。
建盏的制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开矿采土、练泥、制坯、修坯、素烧、上釉、烧制、检视等步骤。水吉的土是制作建盏胎体的关键,无铁胎,不建盏,烧制建盏所使用的原料是水吉当地所产含铁量高的釉矿、黏土,这样烧出来建盏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手感厚重,俗称“铁胎”。
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天然的森林提供充足的木材燃料,丘陵地形提供适宜的坡度,便于修建百米长的龙窑,足以用柴烧达到1300°的高温,自然形成了建盏斑纹,主要有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等,根据纹饰命名。
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的成品率很低,烧造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精品非常少。建盏之美,天生与众不同的华丽,永远不会出现重复花纹。这种柴窑原矿釉建盏花纹多以黑釉和兔毫盏居多,偶尔有极少数鹧鸪斑和油滴盏,如果出现曜变则无比珍贵。
所以有宋代建窑“兔毫盏三千匹绢”的说法,一般百姓是用不起的,这也让宋代贵族、士大夫们为之疯狂。宋代的曜变建盏非常稀少,至今只有三只存世在日本,被日本奉为顶级国宝,密藏400年,极少对外展出。
盏中星河,碗中宇宙
建窑在宋末元初因饮茶风俗的流变,逐渐停烧黑釉瓷,之后便逐渐没落。近代,建盏的烧制方法曾一度失传,建窑建盏沉寂800年,如今正走上了复兴之路,重新走进大众视野。2011年5月,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炉盏堂”龙窑师傅范海龙说:“烧制建盏需要很有耐心,心要虔诚,在窑内高温焙烧中,通过土与火的碰撞,无数次的试验探索,才有可能烧出一些精品”。
据悉,炉盏堂研发团队由范海龙、暨垚辉、陈星三位青年建盏烧制工艺师组成,平均年龄27岁。他们秉承恢复宋代柴烧传统技艺的初心,潜心研究建盏柴烧工艺,成功研发出柴烧油滴盏、柿红釉盏、兔毫盏等系列产品,其建盏釉色古朴深层,釉面柔润自然,重现了宋代建盏之美。(文中建盏为炉盏堂作品)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建盏,是黑瓷的代表作,它承接了青瓷的辉煌,从五大名瓷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茶文化中独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