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宫”——关于阿房宫的5个真相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5-09 11:06:40  来源:博物馆丨看展览  作者:阿斗
核心提示: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共同组建了一支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考古队队长是李毓芳。李毓芳老师是著名的古代都城考古专家,在她的带领下,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工作。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高中课本上的名篇,当时在学习这篇文言文的时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这篇是要背的……


01


  正是受了《阿房宫赋》的影响,有多少人到现在还以为阿房宫是项羽放火烧的?


  1961年,阿房宫遗址被列为第一批文保重点保护单位。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共同组建了一支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考古队队长是李毓芳。


  李毓芳老师是著名的古代都城考古专家,在她的带领下,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工作。


  发掘结果让人傻了眼。


  几年下来,考古队在前殿遗址及发掘了3000平方米,勘探面积达35万平方米,竟未发现一处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


  要知道,考古队几乎每隔一平方米就用洛阳铲打下5个孔,在这样的高密度的勘探下仍未发现有焚烧的痕迹,没有红烧土。


  考古学家采集了部分土样带到实验室里化验,化验结果也是一样的,土壤中没有焚烧过的痕迹。


  这太颠覆认知了。在此之前,项羽火烧阿房宫这几乎是通识,况且,《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难道是太史公写错了?


  其实,是我们理解错了,“秦宫室”可不是只有阿房宫一座,还有秦咸阳宫,项羽放火烧的“秦宫室”正是秦咸阳宫。


  考古工作者在秦都咸阳1号、2号、3号宫殿遗址建筑中发现了被大火焚烧的痕迹。


  最终,李毓芳得出一个结论:项羽放火烧的是秦咸阳宫,而不是阿房宫。


02


  通过对阿房宫遗址的勘探,考古队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来阿房宫其实是个“烂尾”工程,根本就没建完。其工程进度还停留在建造前殿阶段。


  李毓芳在一次采访中说“阿房宫没有宫,前殿遗址只有3堵墙(东、西、北),南墙都没来得及建。很显然,当时建得太仓促,而且尚未完成。”


清人绘·阿房宫图


  前殿是阿房宫的核心建筑,目前仅剩的是一个大大的夯土台子。这个台子东西长为1119米,南北宽为400米,高7-9米。这个发现也是符合《史记》中的“先做前殿阿房”。


秦阿旁宫遗址分布图图片来源:韩保全《秦阿旁宫遗址》


  在战国、秦朝建造宫城的顺序是由内向外的,所以是先建主殿,主殿先建完再建宫城。


  其实,历史文献中早就有阿房宫未建成的暗示,《史记》、《汉书》中有“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并且,由此可知“阿房宫”只是一个临时的名字,起的相当随意。本是打算等全部宫城建完之后在改个合适的名字,由于没建成,这个名字也就被后世沿用了下来。


  “阿”是近的意思,意指离咸阳不远。


  秦始皇曾一次就把各地的12万领主和富商大贾迁徙至咸阳,咸阳人口激增,咸阳宫就有点不够住了,于是秦始皇便下令在不远处的阿房宫一直建造宫城。


03


  有人质疑李队长的结论,认为仅凭一个大土台子是很难断定它就是阿房宫。


  考古上的事没铁证就什么也定不了。但从《史记》上来看,有关秦始皇晚期、秦二世、秦王子缨、刘邦、项羽等人的活动轨迹中并没有提到阿房宫,从阿房宫的修建时间上来看,也是不可能完成修建的。



  就拿我们现在所见的这个土台子来说,据推断,土台的黄土均需要过一遍筛子,过完了筛子后还得倒在锅里将土炒熟,目的是将其中的草籽、蚂蚁、虫卵等杀死,其过程也是极其耗时耗力的。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开始在当时的上林苑修建阿房宫,结果,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就死于东巡途中。


  到了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4月,秦二世不顾李斯等众多大臣的反对,执意重新修建阿房宫。


  而此时陈胜吴广揭竿而起,2年后秦朝就灭亡了。也就是说阿房宫前前后后加起来修建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5年,这么短的时间内,以当时的人力来说是不可能建成了。


  所以,《阿房宫赋》所形容的壮丽完全是虚构的。


  杜牧或许也是知道其中真相的,杜牧的《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唐敬宗年少即位,耽于玩乐,大兴宫室。杜牧写《阿房宫赋》完全是为了以秦国灭亡的例子来警醒唐敬宗。


04


  或许,曾经的阿房宫设计蓝图是瑰丽无比的,但秦朝灭亡的太快了,很多构想都没来得及实现。“磁石门”也是其中之一。


  传说秦始皇曾在阿房宫的北门筑造一座磁石门。这座磁石门“著铁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过。羌胡以为神。”


  磁石门可以说现代安检的雏形了。但凡身上携带了铁质武器,就会被磁石门察觉而“过不了安检”。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磁石门在当时也是不可实现的。


  磁石的熔点很高,以当时的冶炼水平来说是不可能成功炼制磁铁的。因此,若真要建造一扇可以吸铁的磁石门,那就只能以天然的磁石堆砌而成。


  问题又来了,自然界的磁石原料基本上都是小块的,这样的小块是很难堆砌成门的尺寸的。况且每块磁石的磁场相互叠加,磁性相抵,最终产生的磁场的强度是很弱的。


  所以,与其说建造一扇磁石门,不如让守卫拿着磁石对来往的人进行安检,画面嘛,就类似现代的机场安检。


05


  不管怎么说,传说中的磁石门是不可能存在了。那“金人十二”呢?是否也是不存在的?有关“十二金人”的文献记载很丰富。


  据记载,十二个金人是在公元前221年铸成的。秦始皇收缴了天下的兵器,模仿当时的巨人模样铸造而成,每个金人高三丈(五丈),重千石。这十二个金人最终被立在了阿房宫的殿前。



  秦时1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1丈为2.31米,以3丈来算,一个金人可达到将近10米的高度。


  秦时1石为120斤,1斤约为256克,千石即约合现在的3万千克。


  当时是怎么铸造出这般高度、重量的金人呢?


  我们都知道目前最重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后母戊鼎”。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量为832.84千克,后母戊鼎使用的是传统的块范法,十二金人会不会也是使用的这种方法呢?


  但是,以当时的生产力能铸造出如此体量的铜人来吗?我觉得不能。不过,秦始皇时期应该是铸造过十二个金人的,并且最终,其中的十个金人是被董卓销毁的,被他铸了钱,而剩下的两尊金人的去向就不得而知了。


 

本文标题: “天下第一宫”——关于阿房宫的5个真相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00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