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经多位知名考古学家实地考察和研讨论证,认为这是距今5300年前后古国时代的一处都邑遗址,因位于河洛中心区域,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双槐树遗址面积达117万平方米,位于黄河南岸以南2公里、伊洛河东4公里。这里有仰韶文化中晚阶段三重大型环壕、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采用版筑法夯筑而成的大型连片块状夯土遗迹、三处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三处夯土祭祀台遗迹等,并出土了一大批仰韶文化时期丰富的文化遗物。
而关于双槐树遗址,都有哪些重大的发现呢?
1、北斗九星遗迹
在双槐树遗址的中心居址区内,九个陶罐埋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它们被摆放成北斗星形状,这就是我们说的北斗九星遗迹。北斗九星天文遗迹的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其中一颗如今已看不到的星,专家推测可能是景星,即超新星。《河图》记载:“黄帝治,景星见于北斗也。”也就是说,在北斗附近出现景星的时候是黄帝治理天下的繁盛时代。
2、牙雕家蚕
这枚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的牙雕蚕,是一条正在吐丝的家蚕形象。它的做工十分精致,腹足、胸足、头部组合明晰,和现代的家蚕极为相似。这是迄今发现的仰韶时期与养蚕及丝绸起源相关联的、比较直观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它与青台遗址等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
除此之外,遗址的出土器物还有很多:如折腹鼎、背壶、双腹盆、双腹豆、双腹碗,以及薄胎斜腹彩陶杯、双墩文化靴形器、薛家岗文化折腹杯等等。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双墩文化、薛家岗文化、松泽文化、大溪文化等许多当时的外来文化因子。
屈家岭式彩陶杯
这些器物充分证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就是联通四方的交通孔道,“河洛古国”在那时已出现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中华文明从起源阶段就具备开放包容的特性。
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性思维,具有引领性的文明发展模式,规模宏大的高等级建筑,严谨有序的聚落布局,中国地理中心最早城市群中的核心位置等,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尤其是北斗九星以及诸多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等王朝文明所承袭和发扬,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主根脉有望追溯至此。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位于黄河与洛河交汇流域的河洛地区,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向来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带。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使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的存在得到证实,而河洛古国的发掘,则把人们的目光带向更遥远的过去。有些尚未知晓确切答案的,也因未知的可能性平添几分神秘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