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土楼,其中以福建龙岩永定、漳州南靖的土楼最为有名,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之大,造型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中国客家民居建筑“福建土楼”建筑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客家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客家民居,圆形围屋,是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见的奇葩。土楼居民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 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
在他们被迫离乡背井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都有深切的体会。不论是长途跋涉的流离失所,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许多困难都得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共度难关。因此,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
永定客家土楼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圆形土楼是永定客家土楼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矗立于连绵的山势中,似古堡般巍峨苍朴,气势恢弘。
古人以圆和方代表天和地,崇拜有加尤其认为圆具有无穷的神力,可让万事和合、子孙团圆永定土楼冬暖夏凉,依山就势,巧妙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点和建筑“风水”的理念,展现出客家人丰富的智慧与卓越的创造力,千年之后,仍令人叹为观止。
承启楼
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规模巨大,造型奇特。
“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所描绘的正是承启楼里人们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动人情景。
振成楼
振成楼被称为“土楼王子”,是最为富丽堂皇的客家土楼,按八卦图结构建造,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经典。
环极楼
创建人苏卜臣,于清康熙癸酉年(1693年)建成这座土木结构、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大圆寨。环极楼300年来历经多次地震,而整个楼体安然无恙、巍然屹立。
环极楼还有一个十分特别之处:楼内部中心环无祠堂之设,而是空旷的院落。这在重礼循纲的封建社会是不可思议的。环极楼因此又被称为“忤逆楼”。
衍香楼
衍香楼创建人是苏谷香(谷香公)。谷香公春少年时期家境清贫,中年后在家乡以及上海等地经营条丝烟生意,生意兴隆,发家致富,于是建了这座楼。
衍香楼楼名的含义是:“繁衍子孙昌盛发达,书香门第世代流传”。楼外大门上书“大夫第”,两旁对联是:“积德多蕃衍,藏书发古香”,横披是“诗礼传家”,苏谷春后裔十三个孙辈中有五个秀才、一个举人供职于福州等地而得誉称。
和贵楼
和贵楼又称山脚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
如升楼
如升楼坐落在福建省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北部,因其形状如同旧时民间计量大米竹制器皿(俗称米升),俗称米升楼。如升楼为迄今所计最小的圆土楼。据说,取名“如升楼”还有更深一层意思,那就是寄托楼主的美好祈愿——如日东升,光明万年。
振福楼
振福楼被称为“土楼公主”,它雕刻精细,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土楼。
馥馨楼
馥馨楼是现存最早的土楼,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馥馨楼没有石基,沿袭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充分说明了永定土楼与黄河流域传统民居的渊源关系。
奎聚楼
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
遗经楼
最大的方形土楼,据说一个人从太阳升起即开始开窗,开到中午下楼吃饭,然后上楼关窗,直到太阳下山才能关完最后一扇窗。
客家土楼源起于在西晋末年,因为中原征战不断,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为了避免战乱而南徙渡江,来到现江西、福建及广东北部。为有别于当地原有居民,被称之为“客家”。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客家人演绎出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文化,而一栋栋土楼便是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