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古代中国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与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州桥、潮州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四大古桥。(洛阳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泉州洛阳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兴建,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长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洛阳桥?听着应该在河南洛阳,但它为什么不在洛阳而在泉州呢?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那为什么又叫“万安桥”呢?
因为当时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逢大风海潮,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桥也因此称之为“万安桥”。
泉州洛阳桥两大特点
“筏形基础”:
洛阳江水江涛汹涌,近千年前的中国桥梁工程师们,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首创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所谓“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洛阳桥桥墩全中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
“种蛎固基法”:
为了巩固桥基,在基石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洛阳桥的建成,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也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