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忠孝两难全,古人如何作两难选择?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6-09 13:06:5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赵建成
核心提示:魏太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邴原任五官长史。一次,太子燕会,宾客有一百多人。曹丕提出一个议题让大家讨论:“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大家众说纷纭,或救父,或救君,意见并不一致。

  魏太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邴原任五官长史。一次,太子燕会,宾客有一百多人。曹丕提出一个议题让大家讨论:“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大家众说纷纭,或救父,或救君,意见并不一致。


  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想起前些年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即女朋友和母亲同时落水,作为男朋友与儿子的你该先救谁?


  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往往涉及几种标准的优先性评价问题,如法律与人情的冲突、忠与孝的矛盾等。很多时候,由于某种选择的优先性过于明显,我们感觉不到选择之难;但当两种或多种选择标准的优先性处于均势时,我们就会面临选择困境。倘若这种选择属于道德层面,那么选择者更会陷入道德困境。


  在中国古代,忠孝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又是一对矛盾。随着皇权制度的瓦解和现代法律体系的完善,类似困境就不复存在了。而“救母亲还是救女友”的则不是什么千古难题,因为二者的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并不能构成一对平等的矛盾关系,孝的观念往往会主导人们的选择。



  《论语》记载,叶公对孔子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回答:“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亲偷了羊,儿子应该怎么办?如果告发,是不孝;如果帮他隐瞒,是不法。孔子的主张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是基于孝与慈的儒家伦理学观念而作出的选择。叶公与孔子观点的差异,反映了儒家与法家观念的冲突。


  应当看到,当人们面临道德选择的两难困境时,具体情况可能非常复杂,往往会超越两难选择的本身。文章一开始的曹丕提问,邴原也在座,却没有参与讨论。曹丕特意征询他的意见,邴原生气地回答说“要救父亲”。


  曹丕的用意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家达成一个救君的共识。然而,宾客众说纷纭,并未让他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邴原名重当时,从其学者甚众,于是曹丕求助邴原。如果邴原支持自己,那么共识便很容易达成。不料,邴原乃“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不仅没有配合曹丕,反而唱了反调。邴原的回答,更多地表明了一种立场与态度,而不仅仅在于问题本身的答案。


  事实上,此类问题可以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无论怎样选择都存在问题。《世说新语》讲述了一个“邓攸避永嘉之乱”的故事。


  由于路远,邓攸以牛马载妻子、孩子逃难,结果盗贼抢走了他们的牛马。邓攸对妻子说:我弟弟去世得早,只留下一个儿子。现在我们步行逃跑,同时带着两个孩子,大家都会死,不如抛弃我们的儿子,带上弟弟的孩子,反正我们以后还会有儿子。妻子同意后,邓攸便把儿子丢弃在草中,再渡江南下。后来,邓攸再也没有生出儿子。


  邓攸的故事,前人多有议论。谢安说:“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晋书》曰:“卒以绝嗣,宜哉!勿谓天道无知,此乃有知矣。”谢安很看重邓攸,所以说“天地无知”;但史臣认为,他的举动是极度自私的行为。


  在现实中,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出现此类困境。如果出现,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也不能作过于简单化、程式化的判断,而要看到其中的复杂性,尽最大的个体责任和法律义务。

 

本文标题: 自古忠孝两难全,古人如何作两难选择?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12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