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番仔楼——中西融合的民居建筑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6-17 15:37:09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花镀
核心提示:中国的古代建筑是中国人文精神和生命血脉的一部分,古民居建筑蕴含着成熟的审美观,凝聚着世代传承的亲情,承载着浓厚的人气。今天我们要来说的是闽南的民居建筑——番仔楼。

  中国的古代建筑是中国人文精神和生命血脉的一部分,古民居建筑蕴含着成熟的审美观,凝聚着世代传承的亲情,承载着浓厚的人气。今天我们要来说的是闽南的民居建筑——番仔楼。


  番仔楼,又称番客楼,是一种中西合璧的闽南(特别是泉州)民居建筑。“番仔”是过去闽南一带对南洋人的贬称,番仔楼是闽南一带对于洋楼的称呼,因建筑样式中西合璧,与闽南传统古民居截然不同,且建筑材料多为南洋直接运输而来。


  番仔楼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闽南一带华侨多到南洋一带创业,归国之后建造番仔楼,现存的番仔楼大部分是在清末到解放前后所建。番仔楼以闽南泉州数量及精品为多,其中以泉州永宁镇丰富的番仔楼样式及丰富内涵为代表。



  永宁古镇,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石狮市,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卫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闽东南的重要港口及海防重地。卫城,是指建在高处的城邦国家的都城,利于防守。一般卫城内部建有粮库、卫兵住所与水源等。永宁,古称“水沃”,唐时称“高亭”,宋时称“凉恩亭”。


  南宋时,为防御毗舍耶国海寇入侵,朝廷即在此建了永宁水寨,永宁因此得名,寓意永保安宁。元朝时,由于海寇出入东南沿海,侵扰百姓,在永宁设巡检司。明洪武二十七年,为抵御倭寇,朝廷在此设立永宁卫城,以作泉南屏障。卫城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二尺,蔚为壮观。永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当时与天津卫、威海卫并称全国三大卫所,在历史上为边境国防做出了重大贡献。



  永宁卫管辖地域广阔,有福全、崇武、中左(今厦门)、金门、高浦(今同安)五个千户所,并设有祥芝、深沪、围头三个巡检司,统辖20万人。据《永宁卫志》记载:当时配以兵额6900人,十八衙门,“封家不下三万,官印七十二颗”。永宁卫形如鳌鱼,古称鳌城。一纵三横交错相通的街巷犹如鳌鱼背上的纹路。一纵就是这条贯穿东西的大街,三横为:南门街、北门街;水关街、场口街;永进巷、打铁巷、英西巷。


  一座古厝,一栋番仔楼,一条街巷,都有故事,传承了一方的家风家训,形成了永宁的特色文化和人文积淀,让人感受到这座古卫城的温情和底蕴。永宁是泉州番仔楼富集地,每栋番仔楼背后都饱含华侨南洋打拼的辛酸血泪,那些下南洋、抗战、国共对峙、文革等的故事,极具传奇色彩。


  泉州最大的番仔楼——杨家大楼,占地6000多平方米。杨家大楼是到永宁古镇必逛的,各种雕梁画栋再看到杨家大楼的大气,着实被震撼一番。番仔楼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工艺价值高,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让人惊叹。



  番仔楼可以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照传统的闽南民居木结构营造技艺所建,即利用大木作作为受力结构。另一类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所建。这两类不仅营造技艺不同,并且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分别,一般来说,传统技艺营造的番仔楼,立面多采用传统的闽南红砖,而钢筋混凝土的则是水泥立面。一般来说,采用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所建造的番仔楼所包含的中式元素和闽南传统工艺比钢筋混凝土的番仔楼多得多。


  番仔楼的工艺基本上就是闽南传统工艺,特别是泉州古民居的传统工艺,泉州民居建筑在中国古民居中独树一帜,闽南向来被称为红砖文化区,因为闽南民居是采用与中国传统民居不一样的红砖。闽南民居的建筑材料多为石料、红砖和木料,因此石雕、木雕是常见的文化元素。



  此外,泥塑、交趾陶、剪粘、水车垛也颇具特色,常常被加以使用。工匠们善于将传统文化,如福喜文化的内涵与象征注入到建筑的各个角落,以一种细腻的方式传达着对住家与自己作品的祝福,建筑本身则因此被赋予了灵动之气。


  闽南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点,其建筑风格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同时也糅合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建筑特色,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

 

本文标题: 闽南番仔楼——中西融合的民居建筑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14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