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 中国独特的文化瑰宝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6-18 14:18:22  来源:建筑园林与艺术
核心提示:中国是匾额文化的发源国,匾额的历史源远流长,一般认为匾额之用始于先秦,从春秋战国开始,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匾额,是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点的一种艺术形式,与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或写景状物,或抒情言表,以显示建筑物主人的门第层次、道德修养、处世哲学和精神寄托。

  中国是匾额文化的发源国,匾额的历史源远流长,一般认为匾额之用始于先秦,从春秋战国开始,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正大光明”匾沈阳故宫崇政殿和北京故宫乾清宫正殿均有此匾。曾为顺治、康熙、乾隆三帝手书的清廷祖训,语出《易经》,取帝业风采和君王素养双义。


  有说法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


  匾额,是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点的一种艺术形式,与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或写景状物,或抒情言表,以显示建筑物主人的门第层次、道德修养、处世哲学和精神寄托。


  匾额的用途极广,自古以来,上至皇室宫殿(太和殿),名胜园林(颐和园),寺观楼台(岳阳楼),商贾店堂(同仁堂),下至民间斋馆府邸(荣宝斋),买卖标示(墨缘斋),居室悬挂(吃亏是福),祝颂赠予(四世同堂),宣示教化(宁静致远)等无不涉及。


  历史上曾出现“无处不匾”、“无门不匾”的盛况,民国有“堂不设匾,犹人无面目”的说法。


张家口大境门门拱“大好河山”匾额


  匾额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和眼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古代匾额大多由书法家题字,凝练圣贤学说精髓,涵盖深远奥义,再以酣畅精湛的书法落笔,一气呵成,具有极强的文学艺术感染力。


  匾额以其多变的式样、高艺术化的书法艺术,与雄伟壮观的建筑相互辉映,和谐统一,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史学价值。


  匾额的含义


  传统匾额或表达义理,或倡导世风引领,或彰显职责担当家国情怀,或记述历史沿革社会沧桑。一些殿、祠、庙及中堂等匾额,因寓意用典使门楣熠熠生辉、以道德哲理令梁柱价值高扬。


  在我国传统民居中,匾额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的门脸,彰显着家庭的门第层次、道德修养、思想情感、处世哲学、精神寄托以及对未来的追求。围绕着它的内涵,更多的是一种荣耀和精神存在。而且这份荣耀,不私藏、不束之高阁,它被立于墙上、门头等显眼的位置,传承发扬,为人所见,感人所感,激励着后世之人,将美好的品质悉数流传。


  在封建社会,那些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政治规范政绩显著者,多被赏以匾额,称“扁表”。《后汉书·百官志》里说:“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获得官府或百姓的扁表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其中不乏对真正维护民族利益,为民伸张正义之人的表彰。如岳王庙的“还我河山”匾,老百姓赠给海瑞的“海青天”匾。于成龙因清贫节俭、尽力为民,三次获颁“卓异”牌匾(清代官员可得最高荣誉)。



  古代还有一类官匾,是官员为表白为官初衷和抱负,喜用悬金匾形式昭示民众,并以此为鉴自勉。官匾多悬于公堂之上,内容则以表白为官清廉勤政者居多。如“明镜高悬”、“公正廉明”、“明察秋毫”等。宋太祖统一天下后,在自己的殿房上悬“公正明”手书匾额,自警治国要公正。


  也有相当多的匾额是屋、斋等居处用以寄寓明志、缀饰美化的。如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书塾挂“三味书屋”木质横匾。用语切当,意味深长。如林则徐书斋悬有“制怒”匾额,自警待人处事要冷静慎重。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两块匾额,更是寓意深刻。


  还有一些是维护封建伦理的匾额,对如众多烈女节妇、官宦人家的表彰,对恪守封建伦常、政治规范起警策、训诫和宣传作用,如《红楼梦》里先皇御笔的“慎终追远”。


  民间根据礼节和风俗,在人际交往中也有匾额交流,如祝寿时的“寿比南山”,建屋落成时的“华堂永昼”,添子的“文曲星耀”等。在闽粤台等地民居的大门口、厅堂或楼房上,往往悬挂有与该姓氏堂号有关的匾额,如姓张的家族一般用“金鉴千秋”、“渔阳惠政”;李姓用“西陇望族”、“北海名流”;林姓用“西河世泽”、“九龙衍派”等。



  中国商家的“商匾”,其用字遣句皆寄寓吉祥如意、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等美好愿望。如旧时浙江绍兴酒楼上挂有“太白遗风”、“刘伶停车”等长方形青龙匾,显得含蓄多趣。现代商家所悬匾额更是推陈出新,巧构妙句,如饺子馆题匾“无所不包”,石灰厂题匾“白和起家”,当铺题匾“当之无愧”,音响电器行题匾“一呼四应”等,都很含蓄多趣,耐人寻味。


  崇德堂、绍先堂、敦朴堂……名含掌故,力播良善美德之魂;近350载的同仁堂匾,内蕴“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服务宗旨,外表仁者爱人、一视同仁等道德规范;近代巨贾胡雪岩“善庆余堂”匾,取《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义,用因果福祸对后人劝善弃恶。


  中国的山水园林,必有匾额,使山岳生色,河川增辉。若无匾额,只是一座建筑物,有了文字书法的装点,便从单纯的物质场所升华为精神意境所在。


  虽只言片语,少许着墨,望之却蔚然大观。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劝诸宾”,就描绘了题匾趣事。贾政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此话道出了匾额具有美化景点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又如《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所居之处题写的匾额有“稻香村”、“潇湘馆”、“怡红院”、“秋爽斋”、“蘅芜苑”、“大观楼”、“缀锦阁”、“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等,还有四字匾额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


  匾额讲究的是内容的意境及文采,集中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


  ①楼堂殿阁的名称。如“滕王阁”“长生殿”“望月亭”“望江楼”等;


  ②商家字号的名称。如“同仁堂”“内联升”“老凤祥”“荣宝斋”等;


  ③歌功颂德的题词。如“桃李满园”“爱民如子”“高山仰止”等;


  ④绘景抒情的题词。如“清风肃来”“山清水秀”“一碧万倾”“春和景明”等;


  ⑤述志兴怀的题词。如“天道酬勤”“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等;


  ⑥庆典开张的题词。如“大展宏图”“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等。


  匾额的形制


  匾额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很广泛,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成不同类别。根据形状可分为横匾和竖匾。


  中国古代建筑中,房檐下有一个重要结构斗拱,起着支撑、烘托房檐的作用。早期和一些比较高贵的建筑斗拱结构宏大,屋檐与门楣的间距较宽,所以匾额多用竖匾,今天常见的曲阜孔府正门的“圣府”匾、孔庙“大成殿”匾,颐和园“排云门”匾和“德辉殿”匾,还有紫禁城里大部分宫殿的名称匾都是竖匾。


  后来建筑斗拱的比例逐渐缩小,屋檐与门楣之间的距离也相对缩短,加上明清时期有的匾额字数较多,所以只能悬挂横匾。像云南昆明大观楼,扬州个园,颐和园景福阁、玉澜堂、山色湖光共一楼,河南嵩山少林寺挂的都是横匾。



  另外,随着建筑、地势、景物及人们审美的变化,匾额的形状也愈来愈丰富多彩,衍生出手卷匾、荷叶匾、蝙蝠匾、秋叶匾、虚白额匾和册页匾等多种形式,这些匾额造型优美,书卷气浓,多用于园林、亭榭和书斋,很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方形匾因其简洁大方,端庄稳定,在各种场合应用最多,如周边配以汉纹边式,龙纹等图案,则更显得雍容高贵气象博大(如故宫的正大光明,翔凤为林等),过去龙纹匾额仅在皇宫等处应用,现今已逐步走向民间。


  陡匾则多用在与皇帝、天地、神道相关的相对庄严的场所(如故宫的端门),其形状像一个倾斜的斗形,四边配以蟠龙或云头纹图案,代表着登级的森严,高高悬挂俯视群氓,威不可犯,民间不敢采用。


  卷书匾象展开的书卷,独特的形制独特的效果,多书以平和教化的内容(如故宫和神茂豫),为世代文人所锺爱。


  蝠形匾像一只展翅的蝙蝠,又因其谐音“福”字因而在各类园林等相对悠闲地场所张挂(如:丹楼映日),现今则更广泛走向民间、园林、餐饮等场所多有采用。


  根据悬挂空间可分为室外匾和室内匾。室外匾一般悬挂于建筑物门前,内容多为建筑物的名称,比如我们常见的“瑞蚨祥”“颐和园”“黄鹤楼”等皆属此列。室内匾则悬于建筑物内部正上方,若有两块及两块以上,也可悬于旁边墙上。


  故宫的匾额


  在故宫每个大殿中,都有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内容相当丰富,它集中反映了封建帝制的最高治国理想和策略。


  1、太和殿建极绥猷匾


  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



  “极”是屋顶栋梁,建极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国方略,绥是顺应之意,猷为道,为法则。所谓建极绥猷,是说一国之君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用中正的法则治理国家。


  2、中和殿允执厥中匾


  中和殿的“允执厥中”匾,依然是乾隆御笔。



  典出《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舜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允执厥中”意为信守中正之意。


  3、保和殿皇建有极匾


  保和殿的“皇建有极”匾,典出《尚书·周书·洪范》:“皇建其有极。”



  极:正中承脊之栋,例如“八极承天”之说,引申为中、中正的准则。


  “皇建有极”意为:君王建立天下大法。由天子来制定中正的天下最高法则,意在强调皇权。


  4、乾清宫正大光明匾


  “正大光明”匾位于乾清宫,由顺治皇帝御笔亲题。典出《周易·大壮》,彖曰:“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光明正大”意为:天地正大,日月光明。能行天地日月之道为圣王之德。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合谓之交泰。表现的是天地正大,日月光明之道。


  各地孔庙/文庙御制匾额


清“万世师表”匾


  此匾是清代康熙皇帝到曲阜孔庙祭孔,听完监生孔尚任讲完《大学》首章后御赐。现存于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清“生民未有”匾


  此匾由雍正皇帝御笔题写,用于昭示后人铭记孔子在创立儒家文化中的至尊地位。现存于曲阜孔庙。


清“与天地参”匾


  此匾由乾隆皇帝“临雍”释奠行三礼时题书,匾额悬挂阙里及天下学宫。现存于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清“圣集大成”匾


  此匾是嘉庆皇帝登基大典过后到孔庙祭拜时题书。现存于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清“斯文在兹”匾


  此匾为光绪皇帝题书,意指世间所有文化盖源于儒学创始人孔子。现存于云南建水文庙。


清“学达性天”匾


  此匾是清康熙皇帝为表彰书院对传承理学,培养人才的贡献,御赐给岳麓书院等处的匾额。现存于湖南岳麓书院。

 
标签: 匾额文化

本文标题: 匾额—— 中国独特的文化瑰宝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15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