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古堡,依托太行山优越、特殊的地理区位,几千年来,晋城从兵家必争之地到晋豫古道、万里茶道,形成了特殊的地域文化。太行古堡,是我国三大古堡群之一,是中国北方防御型堡寨聚落的典型代表,被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
目前,晋城境内太行古堡共117处,其中具有整体保护开发利用价值的34处。以湘峪古堡、窦庄古堡、郭壁古堡、柳氏民居、皇城相府、郭峪古堡、砥洎城、上庄古堡(天官王府)、中庄古堡、大阳古镇、碗子城、良户古村等为代表。这些古堡年代久远、数量庞大、空间形式独特、文化脉络完整、时间截面清晰、历史地位特殊,是山西乃至中国保存最大的乡村古堡群,也是研究中国北方防御型乡村聚落的活化石。
太行古堡群大规模建造集中在明末时期,明中后期,随着明朝政府开放民间冶铁,富藏煤铁的泽潞地区冶铁业规模迅速扩大,一大批农民从土地生产中分离,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生产,铁器、潞绸、琉璃等物品远销多半个中国,以及印度、不丹等国家,这里成为山西省乃至中国最富裕的区域之一。
财富不仅为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使这里成为抢掠目标。明末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为晋城传统乡村社会带来“灭顶之灾”,由此民间真正形成防御意识,开启大规模筑堡。明末动荡的政治环境下,在这些群体中又浓缩出一批志士,积极推动乡村防御建设。
晋城各地的村落在大姓望族的主持下,兴建了大量的堡寨以自卫,形成了太行山区独特的古堡以抵御农民军的侵扰。《明史》中说“沁水当贼冲,去来无时,道濬倡乡人筑堡五十四以守”。无论是固若金汤的砥洎城,还是防卫森严的湘峪堡,都是由乡贤主导建成。乡绅精明的治理智慧、慷概的资金捐助、别出心裁的防御设计,创造了独特的人居环境场所,表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审美艺术风尚,反映了当时社会财富和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
太行古堡是以汉民族为主体,乡绅组织建成的大规模、多样化的整体性村落防御体系,“蜂窝”城墙、豫楼、最早的古堡规划图,体现了晋城古堡的独特性与建造者的创造力。“家庭-宗族-村落”的空间构成和防御组织层级,是中国封建官绅阶级维护家乡稳定、有序发展的优良范本,是儒家礼制文化、士绅文化在乡村长期积淀的见证,如黄城堡是规模宏大的城堡式官宦院落,营造手法融合了中国宫廷礼制与地方生活特色,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皇权与族权交叠的文化特征。
太行古堡形成了农耕文化、科举文化、官宦文化、商业文化、防御文化五位一体、互为补充、互为支撑、复杂独特的古堡文化。正是这种独特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碰撞与结合,加之与太行山水生态环境紧密融合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其以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形式展示着太行古堡群的精彩和独特。
太行古堡之所以成为中国建筑的经典之作,离不开其匠人背景。匠户的精湛手艺与主持修建者的思路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融宫廷规制与地方特色为一体,巧妙地把封建礼制与民间工艺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太行古堡的独特风格。
太行古堡是中国古代村落“住防”结合的典范代表,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和开发的杰出范例。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太行古堡文化的内涵及核心价值,大力推进太行古堡群“申遗”工作,用太行古堡的文化文明力量推动晋城文旅高质量发展,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获得感、幸福感,是太行古堡留给当代世界的最大文化遗产,也是太行古堡在新时代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