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阁又称“玉皇庙”,在全国各地名称不同。玉皇大帝建成“玉帝”,俗称“老天爷”。玉皇阁亦称“玉皇庙”,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圣殿。今天我们说的是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位于青海省贵德县城北大街北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整个建筑造型华美,富丽堂皇,巍峨高耸,有“滔滔黄河经阁北,巍巍仙阁插云间”之说,建筑包括玉皇阁万寿观、文庙、佛寺、关岳庙、城隍庙、民众教育馆(现为梨馨园)六个院落及古校场(俗称隍庙场)和贵德古城,是青海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之一。建筑面积4915平方米,现存大殿11座,东西两庑46间,钟鼓楼4座,牌坊1座,亭子长廊23间,明清壁画62平方米,明清建筑彩画940平方米。
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集儒、道、神为一体,摒弃门户之见,相依并存,其格局国内罕见。庙观庭院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大殿厢房雍容大度,气势恢宏。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登临玉皇阁,颇有凌空出世、昂首天外之感,更可环眺四方,南望则整座贵德古城的形制一览无余,北望可见古城墙、黄河、丹霞群峰,层层叠叠、格外壮丽。
山门为中柱式硬山建筑,明间中缝安通间门,两边砌墙,前后形成明廊;过厅亦为硬山建筑,面阔三间,分心四柱,前后出廊;玉皇阁又名万寿观,是整个建筑群之首,誉为“仙阁插云”,通高26米,有凌空出世、昂首天外之感。底面为正方形,基础台基高1.4米,基础台基上再砌高9.9米的砖包土筑正台基,上起三层楼阁,一层金柱通接二层檐柱,三檐柱坐在二层匝梁上,中间四根内金柱为三层通柱。
三层平板枋上安24攒五踩斗拱。整个大木结构榫卯互锁,受力合理,承压均匀,结构十分严密。每层正面枋下均安通口龙凤花板装饰,一层门两边有六幅砖雕草花,雕刻细腻,寓意深远。青瓦歇山顶吻兽齐全。正脊中间有三尊青狮白象驮宝瓶,显示着北方古建筑的特点,加上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彩画,使整个建筑显得造型华美,富丽堂皇。
玉皇阁三层楼阁中,顶层奉“天”,立玉皇神位,中层奉“地”,立土地神位,下层奉“人”,立皇帝牌位。“天地人”共奉,包含着“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
文庙和玉皇阁的布局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对称的传统建筑手法展开。文庙最前方是一座四柱三楼式的牌坊,上刻“腾蛟起凤”,穿过牌坊,便是泮池,是以前学官师生研墨取水备用的水池。过泮池中央的秀才桥,就是文庙的正门戟门,其面阔3间,进深2间,单檐硬山顶式建筑,左右厢房各3间,卷棚式屋顶。
文庙的核心建筑是大成殿,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四角飞翘,雄伟壮观。里内供奉孔子的神像,门楣上悬挂着“万世圣功”的匾额。东、西两厢房是七十二贤祠,西厢房有一碑刻,为清朝光绪三年(1877)所立的《学宫碑记》,上面主要内容是贵德县当时修建学宫、振兴文化的一些概况,是文庙的重要史料。大成殿东面的文苑,为文庙的花园。
另外,关岳庙俗称武庙、马祖庙,建筑包括山门戏台、过厅、钟鼓楼、东西配殿和正殿组成,供奉关羽、岳飞、马祖三尊神像,是军旅、戍边将士拜谒的场所。关岳庙过厅体积较小,但极为精彩,单檐歇山建筑,面阔五间,分心四柱,檐下斗拱密置,木雕精美、彩画绚丽,是清代建筑中的上乘之作。
城隍庙由过厅、十八层地狱、正殿、地藏王菩萨殿、后寝宫组成。其过厅及钟鼓楼的建筑风格与关岳庙相似,殿内山墙上至今仍保留有情光绪年间壁画20余平方米。殿内原置有巨床和被褥,意为城隍下榻之所。
大佛寺原为藏传佛教,现仅存大雄宝殿,殿内供三世佛;城隍庙建筑包括过厅、十八层地狱廊、正殿、地藏王菩萨殿、后寝宫。其过厅及钟鼓楼与关岳庙相似,后寝宫为硬山建筑;民众教育馆建于1927年(民国16年),现存藏书楼是青海早期图书馆,另有抗战纪念亭勤读轩、梨花亭、长廊等园林建筑,曲径通幽,画廊迂回,景色优美。
贵德古城筑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洪武十三年(1380年)告竣。城呈正方形,周长2278米,高11.7米,底宽9.3米,顶宽5米,夯筑土城,夯土层约10公分。城四面有马面32个,南北正中设城门,均设有瓮城,顶有敌楼,城四周有护城河,是明初战乱年代防御性极强的军事工程,现存东、西、北三面,城门、敌楼均无存。
贵德玉皇阁建筑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复杂多变,木作精美细腻,碑刻、壁画均为珍贵的史料文物,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旅游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