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通知》,这份政策文件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意义何在?将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要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老师带我们一起解读。
这是继2019年8月科技部、中宣部等六部委在《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强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后,第一次全局性、系统性的部署该项工作。
可以说,在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新基建全面推进的当口,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标志着数字时代文化发展即将迈入新阶段:以新基建为基础支撑、以文化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体系化应用激活文化生产力。
基于文件本身表述,以及我个人的研究经历,尝试回答为什么建设,为什么现在,重点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等几个问题。
为什么建设:数字时代的文化“三新”
1.数据就是文化“新生产要素”
数据是数字社会的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是生产工具,云计算、5G、边缘技术等是重要的生产环境,数据资源是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中间产品。由于数据处理手段的重大突破以及人工智能领域计算能力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有价值的生产资料。
从数据生产要素到数字资产,关键是交换和整合:为了真正把数据变成新的生产资料和资本,必须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意义的交换和整合,让整个数据流通起来,成为真正可交易的产品,这就产生“数据资产”的概念。
对文化企事业单位来讲,数据即资产。通过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分析海量用户的偏好数据,精准把握用户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通过大数据技术,企业能有效分析用户消费的承受点,找准产品成本和运营收入之间的平衡点,不断扩大用户规模;通过大数据技术,企业能深度挖掘分析用户的情感体验数据,对游客潜在需求进行预测,有效把握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众多文化企业已将数据作为重要资产进行运营,例如腾讯、阿里、爱奇艺等都有大量基于用户的数据积累,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此外,我国绝大多数的文化遗产资源已完成数字化存储,为文化产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素材。
2.算法就是文化“新流水线”
工业时代的流水线是指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通过专业分工、批量生产,来提高产量和效率。少品种大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成本降低进一步扩大批量,成为工业时代的逻辑。这种生产方式导致能源投入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产出的产品比较单一、固定,难以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
而数字经济时代的流水线是大规模算法,可以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精准匹配。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与核心,算法支撑着生产运转与服务效率,已成为社会、产业发展的内在要素和核心竞争力。在数字经济时代,计算力决定着发展潜力。某种程度上,能否拥有精准的算法成为文化企业创新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尺。
如今,众多的头部互联网文化企业都有自己的算法,例如谷歌有信息匹配的PAGERANK算法,今日头条、抖音有智能新闻匹配算法,携程、美团等OTA平台等有智能调度算法,蓝色光标建有精准营销素材库,可以推断传播路径与节点,智能生成个性化营销方案。
3.体系就是文化“新生产力”
在数字时代,文化生产在一个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闭环系统内完成。前端为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前端的藏品数据信息经过网络汇集于云端,与网络相链接的终端,通过云端访问前端,获得前端授权即可解构,形成素材,用于文化创作生产,实现数据重构。
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体系。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转化为文化素材,成为文化企业可以利用的生产要素;文化产业各门类、各业态数据在云端进行关联,实现资源共享、优化组合;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份相互转换,生产和消费活动实现高效循环。新体系的建设将催生成百上千条生产线,吸引成千上万家企业,聚合上千万生产者和上亿消费者,形成新“生产力”。
重点是什么:
三库两场景、数字生产成闭环
1.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建设
将国家历次文物普查相关数据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结构化存储于服务器,并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全国联网。
2.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建设
(一期)红色基因库建设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目标对象,分批次将各示范基地的陈列品、纪念碑(塔)、出版物、音视频等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统一标准进行结构化存储,并以历史事件、英烈人物、感人故事为线索,对红色文化数据进行专业化标注、关联,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全国联网。
3.中华文化素材库建设
以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为对象,集成运用各种新技术,将已标注和关联的文化数据进行解构,萃取中华文化元素和标识,分门别类标签化,为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素材。
4.文化体验园建设
以旅游景区、游乐园、城市广场等为目标,建设具有一定空间规模的文化体验园,把地域文化、红色文化从博物馆和纪念馆“活化”到文化体验园,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5.文化体验馆建设
以城市购物中心、中小学幼儿园、公共文化机构、城市社区等为目标,建设技术含量高、传播力强的文化体验馆,使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传承传播、大众学习鉴赏的重要场所,推动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场。
6.国家文化专网建设
依托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设施,构建从数据采集、存储到数据标注、关联再到数据解构和重构全链条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负责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的数据存储、传输、安全保障,链接文化体验园、文化体验馆以及公共文化机构、旅游景区、城市购物中心、中小学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建设“数据保真、创作严谨、互动有序、内容可控”的国家文化专网,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7.国家文化大数据云平台建设
运用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按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原则,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中枢系统和分平台,汇聚文化大数据信息,为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终端用户提供云服务。
8.数字化文化生产线建设
鼓励出版社、影视公司、演出公司、设计公司等文化生产机构充分发挥内容创作生产优势,积极参与文化数据的标注及解构和重构,开发文化大数据,创作生产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听觉亲和力的适应于现代化网络传播的文化体验产品,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需要注意什么:
全社会协同推进的三个统一
1.资源开放性与文化安全性相统一
一方面,要推动文化资源数据开放共享。针对绝大多数文化资源的孤岛化状态,需要加快推进文化资源数据的标准化、网络化进程。确立统一的文化数据标准,进行结构化存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推进各类公共文化机构的文化资源数据向全社会开放,为文化创作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另一方面,要注重文化资源数据的安全性。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生命基因同等重要,要加强对文化资源数据的保护。加强文化资源数据安全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为文化数据安全提供技术保障。相关政府部门推进文化基因保护立法工作和政策配套,推动文化资源数据产权保护。
2.服务集成化与体验个性化相统一
一方面,要促进服务集成。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等推动文化服务内容不断集成,尽量减少端口和终端使用数量,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服务便利程度。
另一方面,要增强个性化体验。加强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内容生产和传播的社会化、去中心化,让更多的人参与个性化内容生产和传播。同时,深度挖掘和分析消费端大数据,精确计算单个消费者从需求动机产生到消费体验再到评价整个过程的所有数据信息,加强个性化体验产品和服务开发。
3.运营协同化与监管社会化相统一
一方面,要推动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的作用,聚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等各类主体的力量,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规划和各类数据库建设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研究制定文化大数据共享机制,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主体,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要推进监管社会化。培育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社会服务组织,加强文化大数据国际标准研制,加强行业监管,积极抢占文化战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