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陕甘会馆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徐府街北侧,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府址上聚资修建而成,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旅汴客商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已有200多年历史。会馆为四合院式布局,面积达3870.29平方米,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戏楼、牌楼、正殿,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包含有左右掖门、垂花门、钟楼、鼓楼、厢房、东西跨院等。
山陕甘会馆坐北朝南,南北长88.44米,东西宽42米,面积达3870.29平方米。会馆为四合院式布局,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戏楼、牌楼、正殿。会馆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包含有左右掖门、垂花门、钟楼、鼓楼、厢房、东西跨院等。
照壁
照壁为一字形,位于会馆中轴线的最南端,临街而设,沿街东西走向,高8.6米,长16.5米,厚0.65米,分为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由青砖砌成,檐下全部以砖雕装饰,是砖雕、石雕最集中的地方。照壁的背面也都有砖雕牡丹和回字纹框,框内四角有四块夔龙石雕,中心是石雕二龙戏珠,两边是阳雕的忠义仁勇四个字。
戏楼
戏楼又名歌楼,为旧时节日、祭祀、还愿、祝寿所用。戏楼楹联写道:“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不差。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山陕甘会馆的戏楼在“文革”中毁掉,现存的戏楼是将开封火神庙的戏楼移迁于此。该戏楼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分上下两层,下层有一南北通道,供人通行,有行走演出两不妨碍的功能。戏楼两侧有端门,但不常开,人们均从正门入。端门门楼木雕精美,色彩艳丽。戏楼东西两侧有台阶可直达戏台。该戏楼是开封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古代戏楼,甚为珍贵。
牌楼
牌楼正对戏楼的门洞,牌楼的正面题写“大义参天”。会馆的牌楼是为歌颂关羽的品德而建的。它位于中轴线之北部,拜殿之南面,为三间六柱五楼不出头式,歇山顶。平面布局呈形,三柱一组,三角鼎立,呈鸡爪状,故汴城人士称“鸡爪牌坊”。这种特殊的平面柱网结构,增强了稳固性。牌楼中枢高耸,左右次楼略低。主楼上部檐坡绿琉璃瓦覆盖,正脊为牡丹花雕,中间置一方亭,两侧一狮一象,狮拥莲台,象驮宝瓶,形象逼真,瑰丽之至。正脊两端的鸱吻,剑把上东书“日”、西书“月”。“日”表示智慧,“月”表示善心。牌坊四角楼下的走马板上,还分别绘制了“挂印封金”“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八幅关羽故事壁画。
牌楼背面悬挂“流芳千古”匾额。额匾四周为透雕“二龙戏珠”,做工精细。次楼花板上绘有八幅有关关羽的故事彩画。牌楼之每角下面均有垂花柱,凡八根,分别雕刻石榴、佛手、葵果、莲蓬、牡丹、荷花、花篮等。
明柱柱身下段各以三块抱鼓石状夹杆石将柱身外、前、后三面夹峙。抱鼓石表面浮雕“苍龙行云”、“丹凤朝阳”、“云鹤图”以及“狄仁杰登山望母”、“白兔记”等图案。
东西厢房
东西厢房,每侧各有房间八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五间、北面三间各为一整体。东西厢房均为硬山顶,灰筒瓦屋面,屋面正脊饰高浮雕青砖牡丹花脊,两端置青砖鸱吻,垂脊为狮、吼、马、羊、鱼走兽,前坡明间上方均砌成“菱”形的黄色枋心,民间称作“黄气冲天”。东西配殿屋檐下边额枋、斗拱、雀替、挡板、垂柱等,几乎遍布木雕装饰。木雕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举凡山川树木、花鸟虫鱼、亭殿楼阁、民间故事、人物传说等无不入画。
钟鼓楼
山陕甘会馆戏楼北侧,中轴线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中国古代重镇和规模较大的寺庙都设有钟鼓楼。在中国古代城市中,因在楼内设置钟楼,按时敲钟鸣鼓,向城内的居民报告时辰,因此称为钟楼、鼓楼。山陕甘会馆的钟楼、鼓楼经过战乱水患后依然保存完好,因此弥足珍贵,而且这也是开封市唯一存在的同类古建筑。
大殿
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木雕装饰最集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地方。牌楼由三进殿宇组成。前为拜殿,面阔三间,中为卷棚,后为大殿,皆面阔五间。三殿由天沟相连,构成整体,总面积达540平方米。拜殿正脊装饰雄狮宝瓶,上书“城圣大帝”四字。大殿木雕分三部分组成,拜殿挑檐桁以至额枋宽1.7米,全部木雕装饰,共分七层,内容包括蝙蝠、云形透雕花纹、二龙戏珠、祥禽瑞兽、花草、图案等。第一层小蝙蝠,俗话说:“蝙蝠,蝙蝠地是福。”第二层为云形透雕花纹,第三层为二龙戏珠。第四层是祥禽瑞兽,如鹿、马、猴、羊、麒麟、大象、三羊开泰。第五层是花草组成的图案,如荔枝、柑桔、仙桃、松竹、梅、兰等。第六层更令人眼花缭乱。喜鹊闹梅、鸳鸯戏水、青蛙卧莲,还有蓉花、葵花、菊花、仙鹤等。第七层在宽约一尺的画面上刻着醒目的二龙戏珠、凤凰牡丹。凤凰在牡丹花丛中振翅欲飞,苍龙腾云驾雾,呈现着一派龙腾凤舞、花枝斗艳的奇观。卷棚内额枋亦遍布彩画,中央有一座石案,制作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正面浮雕“八仙庆寿”,雕工精细。大殿灰瓦覆顶,绿瓦剪边;殿内朱柱矗立,柱础四布。
山陕甘会馆的建筑风格鲜明,韵致高雅,尤其是它的砖雕、木雕、石雕技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堪称会馆“三绝”,呈现出质朴和秀丽、豪放和婉约、粗犷和精巧、沉着和流畅的完美统一,充分反映了创造者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才能,体现了时代风貌和中原与山陕甘地区文化的融合。是研究清代建筑史、美术史、民俗史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