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是一部迁徙史。客家人为了躲避战乱,从中原迁徙到南方,中间经历了五次大迁徙。也正因为这五次大迁徙,从中原人慢慢孕育、形成和发展成为客家民系。
历史上,往南迁徙的中原人有很多,但并不能认为往南迁徙的中原人就是客家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对岭南的百越发动了3次战争,最终占领岭南,并任赵佗为龙川令,战后留下30万秦军镇守岭南,这30万秦军并不是客家人,而是广府人的先人。那么怎样才算客家人呢?
第一,家族式迁徙。客家人的祖先都是以家族的方式迁徙的,并不是个人的方式迁徙,这样的好处就是他们非常重视和继承家族的传统,维护家族的文化,不容易被其他土著同化。特别是客家人无论迁徙到哪里落地生根,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立祠堂、祭祖和修家谱等,客家人把这句谚语常记于心:“宁买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由此知道客家人非常的重视并继承家族的传统文化。
第二,地理环境的影响。客家人迁徙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靠山的地方,客家老话常说“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虽然山区环境非常的恶劣,条件也落后,不太适合人民居住,但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竞争相对小,受到外界文化的干扰也小,所以客家人的语言、风俗可以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
第三,非常重视教育。客家人非常重视子孙后代的教育,在客家地区,存在有很多和读书有关的谚语,比如“唔读书,没老婆”,“唔读诗书,有目无珠”等等。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才使得这部分中原人受当地土著的影响不大,最后形成今天的客家人。那么客家人经历了哪五次大迁徙呢?是什么原因造成客家人不得不走上背井离乡这艰苦的道路的呢?
第一次大迁徙
晋元康元年,以贾后与外戚争权为导火线,从而导致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造成社会动荡,西晋内耗严重,百姓苦不堪言。这时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乘这个机会,进军中原,各自为王,互相攻伐,出现了“五胡乱华”的局面,西晋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不重视农田,只知道牧放牛羊,而且不把汉人当人看。
不堪奴役的汉人就开始大举南迁,而更多的主要投靠东晋王朝。晋元帝司马睿在江南设置了很多侨郡县,用于安置中原移民,并给予各种优待政策。从“八王之乱”开始,这场大动乱持续了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第二次大迁徙
天宝十四载冬(755年),安禄山率领15万叛军南下,发动“安史之乱”,使得民不聊生。“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出现割据的局面,在加上连年的灾荒,官府的贪污腐败,之后又爆发黄巢起义,起义军辗转大江南北,攻城略地,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中原人民不得不再次背井离乡,再次引起大迁徙大潮,这就是客家人第二次大迁徙的背景。这次大迁徙,江西是客家人的落脚的重要地区“安史之乱”后,江西的洪州、饶州和信州三个地方,户口数就增加了11万余户,由此可见这次大迁徙的数量之众。
这次大迁徙,从安史之乱到五代时期,客家人主要有6个迁移方向,第一个方向迁往江苏和江西,第二个方向迁往浙江,第三个方向迁往福建,第四个方向迁往广东中部和广西南部,第五个方向迁往湖南,第六个方向迁往四川。
第三次大迁徙(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的初步形成)
第三次大迁徙,初步形成了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北宋节节败退,引发了又一轮的中原汉人的南迁潮,公元1127年,高宗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王朝,之后应天府被金兵攻克,高宗南渡,而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
蒙古入侵后,实行民族歧视的政策,将人民分为四等,其中汉人和南人被分为第三等和第四等,处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再次南迁,蒙古出兵南方后,闽粤赣成为抗元的主战场,而文天祥挑起了抗元保宋的重任,之后率军到达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闽粤赣各地。之后,南宋灭亡,但是客家儿女却一直起兵抗元。广州增城起兵抗元的首领朱光卿,甚至以客家人为标志,鼓励和号召更多的客家人积极参加战斗。
在宋代的时候,主客户籍还分的比较明确,但是在宋末元初这一段时间,由于南渡的淮军、客家人和土著抱团,积极加入反元斗争中,长期的斗争使得这部分人的生活、习俗、语言等渐渐的融合在一起,这个时候已经难以界定哪些人的户籍是主籍,哪些人的户籍是客籍了。
正因为这一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这种文化和以往中原人的固有文化不同,也和闽越地区本身的文化不一样,这种文化就是客家文化,而这些文化的主人公就是这部分客家民系。这一时期,客家的中心区域主要在汀赣,其中主要核心在汀州。
第四次大迁徙(确立以梅州为客家文化中心)
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并且在打完胜仗后烧杀抢掠,引起汉人的不满。自1645年,赣南客家人在宁都首次反清以来,经过了大大小小数十次的反清浪潮,因这次动乱,客家人再次大迁徙,但是这次大迁徙和以往不同,以往的大迁徙都是内聚形态的,而这次的大迁徙,却是相反,由内向外辐射,使客家人分布在世界各地。
这次迁徙有的往粤北、粤中、粤西方向;有的向广西、湖南、四川方向;有的甚至迁徙到东南亚(今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方);还有一部分客家人随着郑成功出征收复台湾,之后定居台湾(当然,台湾的客家人也有一部分在郑成功之前就已经迁徙过来了,但是这部分人不是大迁徙造成的,这儿就叙述)。
当然,第四次大迁徙除了动乱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赣闽粤地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稳定发展,居住人口越来越多,而赣闽粤地区山多地少,已经限制了客家人的发展。由于湖广和四川地区经过了长期的动乱,人口锐减,清政府针对这情况,作出了“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于是就有大量的客家人移居湖广和四川这些地区了。
雍正十一年,是梅州历史的一个新起点,雍正帝设立一个“嘉应州”,至此,嘉应州成为当时420多个州府之一,这就是梅州市形成的原形,当时嘉应州包含长乐、兴宁、平远、镇平、程乡、松源、丰顺、大埔等地区。在清朝,嘉应州逐渐发展成为客家文化中心,并且开始把梅州话认为是标准的客家话并记载到《嘉应州志》里。
第五次大迁徙
洪秀全是客家人,而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队伍都是以客家人为基础,这部分客家人辗转征战十多年。最终起义失败,清政府对这部分客家人进行清洗,使得这部分人纷纷迁徙国外避难。
鸦片战争后,契约华工的兴起,也让部分客家人被骗到海外;光绪帝取消海禁后,部分客家人出洋做生意或者谋生,这部分人就是现在的华侨,他们迁徙到海外,并在海外落地生根。
现在,客家人已经分布在5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以有句话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