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区域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扮演故事的戏曲。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演员一边操作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撒播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关于影戏的来源,说法很多,顾颉刚先生在《我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中指出:我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春秋两汉隋唐以其地为最盛。宋今后盛兴于河南,自此其最盛之地即随帝都而搬运。至今影戏尚可为数十区域,如川、镇、鄂为陕西直接传入者;河南及河北西部、山西一切为汴京之遗;江苏、浙江、福建一切为南宋之遗;其另一派即为广东及湖南现存者,其影人尚用纸,或即为初为素纸雕镞之衍变;山东一切另为一种,当亦为南宋之遗,因北上与本地戏曲结合者。而负盛名之滦州影戏,则河北东部及东北各地尚为其范畴。此盖因为各地皆有特别之习俗伎艺,以此同源之影戏,及染地方色彩今后遂呈极大区别之景象也。
皮影外型艺术1、皮影外型的艺术个性∶皮影外型个性共同,故在美坛中独占一席。它为了适于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而形成了一套完好的美学形式。关于人物的外型,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人物外型平面化∶关于人物的规划,通常都选用侧身五分脸或七分脸的平面形象。
(2)人物外型艺术化∶采纳笼统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进行规划,人物的装束与面庞神韵生动形象、夸大幽默、诙谐浪漫。用线条镂空法进行形象描写。用色简练,平涂上色。在后背光照下,视觉作用剔透而美丽。
(3)人物外型卡通化∶皮影人物通常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经人操作能做机械性动态扮演。人体份额通常是上身与双臂偏长,以利扮演作用。
(4)人物外型戏曲化∶皮影人物外型,是按戏曲生、旦、净、丑的形式进行规划的。各行当脸谱和行头的程式化外型,源于舞台戏曲而又逾越于舞台戏曲。皮影除了人物外型以外,还有龙凤禽兽、花树虫鱼、山石门景、亭台殿阁、军帐武器、摆设用具,车船马轿、城桥塔寺等等,其外型都与皮影人物相谐调,无不透着明显的皮影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