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的古代书院数量为全国之最,与其他地区相比,江西古代著名书院也最多,如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象山书院、白鹭洲书院、濂溪书院、豫章书院、怀玉书院、东湖书院等。其中,又以白鹿洞书院名气最大,历经千年,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
围绕江西省现存书院遗址状况及其保护与利用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江西省书院研究会会长、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胡青。
江西为讲学书院发源地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介绍一下江西书院的历史。
胡青:我国有教学功能的书院始于唐代。唐代江西有罗山书院、桂岩书院、景星书院、李渤书院、皇寮书院、东佳书堂等10余所书院,其中东佳书堂由江州陈氏所办,陈氏为书堂制定了详细的规条。当代学者认为,这些规条是教学式书院规范化的标志。因而,江西是讲学书院的发源地之一。
五代时,江西的书院数量仍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东佳、华林、雷塘三所书院被北宋文学家杨亿称为“鼎峙江东”的三大书院。
南宋时期,江西书院林立。清代学者全祖望曾说,南宋天下有四大书院,即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象山书院和丽泽书院,江西四分天下有其二。白鹿洞书院和象山书院分别是理学两大学派——朱熹和陆九渊学派的“根据地”,学术影响可谓扛鼎中国。
元代时,江西书院仍然走在全国前列。元代书院的特点是官学化加强。朝廷接管了宋代官办的白鹿洞、鹅湖、象山、东湖等书院。其中有的书院是地方办学者主动向朝廷呈请官办的,由朝廷派官员主教,并赐额置田。此外,江西书院还有一个特点是,私家讲学绵绵不绝,有相当一批宋儒不愿出仕,转而隐居讲学。
明代江西书院空前繁荣,依然是全国学术中心之一。例如,吴与弼在小阪书院中的讲学形式就很独特。他常在农田中拿着农具与学生一边耕作一边讨论学问。这种耕读相兼的教学方式,成为书院史上的美谈。
明代中期,王守仁和江右王门的书院活动也值得高度重视。王守仁在江西常将讲学与事功结合,于军旅之中讲学,战事之余到处设立书院,王守仁去世后,江右王门的学者在江西大兴书院。
清代朝廷对江西的书院尤加关照,仅康熙年间,新建书院就达60余所,修复书院30余所。据统计,清代江西书院的总数仍位居全国前列,一些著名的书院在清代得到保存、修葺和发展。地方官员对书院颇为重视,并且选派了一些著名学者在学院任教。白鹿洞、鹅湖、白鹭洲等书院在清代均几经修缮,广置学田,规模有所扩充,院容为之一新。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西学涌进,士人振奋,改革迭起,江西的书院和全国一样,走上了改制的道路。1901年,豫章书院改为江西大学堂,各县的书院陆续改为县立、公立或私立中学堂、小学堂。
主要书院遗址保存完好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简要介绍江西古代书院遗址的保护现状。
胡青:《中国书院辞典》统计,从唐代至清代,全国各地有据可查的书院共7300余所,其中江西989所,居全国之首。同时,江西古代书院遗址的留存也是全国最多的。为进一步了解书院遗址的现状,我们调研了一批江西的书院遗址,情况如下。
其一,保存比较完好的著名书院。它们大都独立存在,自成体系,如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吉安白鹭洲书院、上饶信江书院、袁州昌黎书院等。白鹿洞书院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的主要景区,面积3000余亩,明清古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鹅湖书院历经800余年,风貌依旧,格局完整,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二,坐落在村落中的书院。例如,被誉为“千古一村”的乐安流坑村,保留的“文馆”是明代末期的大型书院。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吉安美陂村,保留了青源、明新、敬德、振翰等书院。遂川县堆子前镇井下村保留了燕山书院。安义县京台村的书院“墨庄”有教室、藏书的“养拙斋”、游艺琴棋的“守城斋”等,历经300余年,仍保存完好。高安市新街镇贾家村,书院众多,至今仍有明月轩书院、皖月轩书院、鹤鹿书院、文昌书院等。
其三,坐落于现代学校中或与学校连为一体的书院遗址。保护最为完好并与中学相连的是白鹭洲书院,它位于吉安赣江江心的白鹭洲之尾。自宋代创建以来,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累经修建,几经易名,至今仍在办学。九江的同文书院是江西历史上第一所教会学校。1870年,传教士在城外土桥创办埠阆小学,1881年将小学迁至甘棠湖畔,扩建为九江同文书院,后来几经易名,现为九江二中,原同文书院教学楼仍在使用。
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随着时代变迁,古代书院的教学职能已为现代学校所替代,相当部分的书院在失去教育功能后,建筑渐成废址,或房舍颓败,或残垣断壁,状况堪忧。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如果保护工作不到位、抢救不及时,许多书院将难觅踪迹。
挖掘书院文化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简要介绍江西省书院保护的举措及存在问题。
胡青:江西书院文化遗产类型不同,功能各异,在书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中,大致形成四种模式。
一是以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为代表的综合性功能模式,即集书院文物保护、讲学与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这些书院均已利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进行维修保护,目前保存状况良好,都设有书院文化专题陈列室。由于书院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又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为著名文化旅游景点。白鹿洞书院作为庐山风景区的文化景点之一,自对外开放以来,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逐年递增。近年来,白鹿洞书院举办各类培训班,打造国学教育基地,逐渐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书院还定期向中小学开放,供教师和学生免费参观、考察、学习。白鹿洞书院还与省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定期举办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出版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其影响力。
二是以潋江书院、龙江书院、叠山书院为代表,以纪念功能为主的模式。在历史上,这些书院见证过重大事件、出现过重要人物,价值巨大。目前,江西修复的很多书院都属此类。例如,潋江书院、龙江书院既是古代书院,又在红色革命史中经历过重大事件,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弋阳县的叠山书院,为纪念南宋著名抗元志士、杰出诗人谢叠山而建。这些书院保存较为完好,内设历史展厅,面向社会各界开放。
三是以白鹭洲中学、贵溪一中、赣州一中为代表,继承书院精神的学校教育功能模式。江西不少中小学可追溯至古代书院,譬如,贵溪一中建在象山书院的徐岩旧址,赣州一中在赣州濂溪书院的原址,九江二中在九江同文书院的原址,南昌十八中在南昌豫章书院的原址。这些学校将书院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走出特色办学与书院保护相结合之路。
四是以遂川燕山书院、乐安流坑文馆、安义古村墨庄为代表,以参观游览功能为主的模式。这些书院往往是古代村落的文化核心,与其他建筑交相辉映。比如乐安流坑村,除书院之外,村内还建有状元楼、翰林楼、五桂坊遗址等众多文化建筑,它们与书院共同展现着昔日崇文重教、学馆林立、科举昌盛的景象。这些书院成为古村文化游览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江西还有大量荒废的书院遗址。今天,如何为修复的书院找到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使其在传承文化与服务现实的维度上达到一致?如何保护、修缮、利用那些尚未修复的书院,使之作出更大的文化贡献?如何挖掘和利用书院文化教育资源为现代教育服务?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加强书院遗址保护利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结合您的研究,谈谈您对书院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胡青:对书院的保护利用,要考虑经济效益,但更要考虑让这些遗址满足社会文化教育需求,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书院遗址所在地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建设。
为此,我认为,其一,应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首先,更加深入地进行书院文化教育资源普查,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法律干预措施,坚决制止并杜绝拆毁书院遗址的行为。其次,可编制省级、市级乃至县级书院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健全管理与运行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各主体责任人的权利和责任,推进书院成为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书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建设。此外,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形成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
其二,开启书院宣传新模式,打造书院文化品牌。建议早日开启“互联网+书院”新模式,借助新媒体之力,扩大书院宣传渠道。同时,加强现有书院遗址展览中文化内涵建设,将书院的历史、人物、传统、特色更好地结合起来,利用现代陈展方式,更好地反映书院历史和精神。
其三,结合书院文化资源,建立新式“村民书院”,探索新农村建设新路径。坐落于乡村的书院遗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场地宽敞,非常适合用作乡土文教中心,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村民书院”。“村民书院”可以依托乡村小学或教学点和乡村图书馆现有资源,提供报刊、杂志、画报、书籍等供村民阅读;配置电脑,指导村民上网学习;组织村内文化活动等。“村民书院”组织者可以依托乡村小学教师,凝聚“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毕业生、农村医务工作者、县城和乡镇的中小学教师、干部、企业经营者和技术人员等知识群体的力量。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述人员本身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资源的组织者,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为村民提供教育资源,使书院遗址在村民文化教育中焕发生命力。
其四,优化书院文化旅游安排,扩大书院文化辐射范围。建议整合全省书院文化资源,建立各书院之间的合作联络机制,根据现有书院旅游景点布局,以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为支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书院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可以设计多条集观光、读书、教学、绘画、休养、考古、观赏为一体的书院旅游线路,让人们在这里修习学业、修养身心、徜徉山水、陶冶情操。还应加快书院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将书院文化因素最大限度地融入古村落保护中,书院遗址的院舍、楼宇、碑文、楹联可以成为古村落的一道风景线,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村民也能从中更多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其五,加强书院文博单位与当地学校互动,促进书院研究与创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当地学校可以与书院共同建设书院讲堂和研究基地,借鉴书院教育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书院也可借机增加“人气”,获得更高的社会声望。当然,书院文博单位与学校的密切互动,要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政策支持,为各书院文物保护单位配备专职研究人员;为书院研究设立专项课题,提高书院学术水平。此外,可以通过政策支持,为学校师生的书院研究创造条件,为其赴书院考察研学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