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叉手礼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8-30 09:44:21  来源:古籍  作者:郑学富
核心提示:“叉手”一词常见于早期的汉译佛典,大体解释为“两手交叉”或“手指交叉”。台湾语言学家竺家宁说过早期佛经中的“叉手”有两手交叉之意。《说文解字·又部》中写道:“叉,手指相错也。从又,象叉之形”。

  《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本幅无款。前隔水存南宋人残题“熙載風流清曠,爲天官侍郎,……”20字。引首有明初程南云篆书题“夜宴圖”三大字。卷后有南宋史弥远“紹勳”葫芦印,清·宋荦钤“商丘宋犖審定真迹”一印。拖尾有行书“韩熙载小传”,后有元·班惟志泰定三年(1326年)题诗,又积玉斋主人题识。后隔水清·王铎题跋,后有“董林居士”、“緯蕭草堂畫記”等收藏印。又有乾隆皇帝长跋及清内府诸收藏玺印。整幅画分为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其中有三段画面出现了叉手礼:


  第一段是韩熙载与来宾聚精会神倾听琵琶演奏的场景,其中有两人行的是叉手礼。第二段描绘的是韩熙载敲鼓,一歌妓跳舞,众人观舞的情景,人群里多了一个和尚,他谦恭有礼,行的就是叉手礼。最后一段描绘了宴会结束,宾客们陆续离去的场景,其中有一人回头向韩熙载告辞,行的也是叉手礼。



  “叉手”一词常见于早期的汉译佛典,大体解释为“两手交叉”或“手指交叉”。台湾语言学家竺家宁说过早期佛经中的“叉手”有两手交叉之意。《说文解字·又部》中写道:“叉,手指相错也。从又,象叉之形”。“叉手”最初为佛教固有礼仪。东汉时期,佛教语域中用“叉手”表示尊敬。西晋时期逐步发展出世俗的“叉手”礼,僧俗手礼共用“叉手”一个词形。隋唐时期,世俗“叉手”礼盛行,“叉手”成为世俗手礼的专用名称,属揖礼的一种。


晋祠北宋叉手妇人


  但据史料记载,叉手礼在唐代的发展同密教的传入有着直接的联系。密教系统地、较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始于唐代。8世纪的开元年间,来自印度的高僧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在玄宗皇室的支持下翻译大量密宗经典,弘扬密法,被视为唐密的开端。《唐代诗词语词典故词典》中叉手礼释义为:“两手交叉抱拳,是一种礼仪。”


安阳唐代赵逸公墓壁画中的叉手礼


  叉手示敬,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恭敬姿势。唐代叉手礼的行法是两手交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翘。柳宗元的诗,“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说明叉手礼成为了当时社交的常用礼仪。


  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陈元靓所撰的《事林广记》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翻译过来就是:“左手紧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浒传》(智取生辰纲)《警世通言》(崔持诏生死冤家)《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等小说中皆有叉手礼的相关记载。


  叉手礼如何行呢?宋人《事林广记》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


  叉手礼不像拱手、作揖那样,行完礼,手就放下了。叉手礼手要放在胸前持续这一动作。俗话说“叉手不离方寸”,方寸即“心”,这里指的是胸部。


  王虚中的《训蒙法》中记载,“小儿六岁入学,先数叉手,以左手紧把高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也”。叉手礼多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常加上这种礼节动作。



  由史书记载和出土实物资料显示,叉手礼这种行礼方式,出现于唐末,流行于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的。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行使,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以示尊敬。


  据此,我们就容易理解柳宗元的“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的诗句了。因为参与的改革遭到失败,柳宗元被赶出京城,贬到永州,做了永州司马。在唐代晚期,司马是个品级很低而又没有实权的闲官,所以,官职低下的柳宗元不论走到哪儿都得屈身事人,叉手行礼。


 

本文标题: 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叉手礼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42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