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人物——从书画里看苏轼的“朋友圈”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9-07 11:01:3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韵
核心提示:9月1日至10月30日,“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

  9月1日至10月30日,“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


  展现苏轼的千古风流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不但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同时因其高雅的生活品味与豁达的人生态度,而使其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苏轼的艺术与思想乃至生活情趣都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他本人也成为备受景仰的文人典范。



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苏轼的传世书法佳作,还藏有部分重要的苏轼师友作品,以及大量受到苏轼影响和能够反映其艺术思想的相关艺术珍品。藏品的时代跨度从北宋至近现代,类别涵盖书画、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在藏品的整体数量、质量和丰富性上都具有一定优势。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表示,此次故宫博物院举办以文物为载体、以展现苏轼艺术造诣与其人格风范的展览,尚属首次。她介绍,本次展览的展品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主,还得到了天津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展品以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文物为主,并兼顾了文物种类的多样性,在保证学术性的前提下突出了展览的观赏性,力求从多角度勾勒出生动立体的苏轼形象。


  苏轼和他的朋友们


  展览通过苏轼及其师友的作品,展现苏轼的交游圈与他所处的时代。正如展览名“千古风流人物”,此次展览还展出了大量苏轼同时代文人创作的书画。


  通过展厅墙上的示意图,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苏轼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巨匠辈出的时代。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这些与他有着深入交往的前辈都是名垂千古的文史大家;黄庭坚、秦观、米芾、李公麟、王诜等,这些他的门生及友人亦为宋代文化星空中璀璨的明星。


苏轼《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局部)


  展厅入口不远,便看到欧阳修的《灼艾帖》。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入京参加贡举,欧阳修是主考官。据传,当时他看到苏轼的文章相当精彩,暗自猜测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之作,为“避嫌”,就将之定为第二名。于是,苏轼只因欧阳修的“清廉”而与状元擦肩而过。但二人的师生关系就此定下,且情谊甚好。


  宋四家“苏黄米蔡”的作品也罕见地同场展出。其中,黄庭坚的《君宜帖》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寒食帖》题跋外,黄庭坚唯一一件直接提及苏轼的墨迹。他在该信末尾附言称“东坡诸书一借”。米芾《盛制帖》是米芾早年的作品,字势飞动、笔墨清润,反映了米芾这一时期的书法风格。


  蔡襄的为人与书法都是苏轼极为推崇的。苏轼称赞其书法“独步当世”“本朝第一”。展柜里的《京居帖》,是蔡襄写给友人的一封问候信札。前半部分以行书为主,后面逐渐转为草书,从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蔡襄在这两种书体上的高超造诣。


  苏轼的颜值几何


  苏轼(苏东坡)长什么样?展览用不同的方式让观众一窥究竟。


  画像最清晰的当属明代的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这幅苏轼笠屐像所据粉本传为苏轼友人李公麟之作。苏轼晚年被贬海南时,曾在访友途中遇雨,他向农人借来斗笠和木屐,农人争相笑看,而苏轼坦然处之。此图表现苏轼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生活态度,此类笠屐像也成为后世在描绘苏轼形象时的一种经典范式。此画是1949年以来首次公开亮相。


  宋人《赤壁图页》再现了苏轼泛舟赤壁的场景。此图取南宋时期流行的“一角半边”式构图,以类似特写镜头描绘了苏轼与友人泛舟于赤壁之下的情景,并着力表现了水纹,显示出这一时期赤壁题材绘画与“水图”相结合的特点。存世另有两件同题作品与此出于一稿,仅在细节描绘上略有区别,现分别收藏于美国堪萨斯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代仇英《人物故事图册之“竹院品古”》描绘了苏轼的另一面。据策展人、故宫博物院书画部馆员郁文韬介绍,由于后人对苏轼的仰慕,很多逸事也被附会在苏轼身上。北宋时文人士大夫盛行品鉴古玩,苏轼及其友人王诜、李公麟、米芾等以鉴古知名。当明代晚期古玩鉴赏之风重兴之时,便出现了一种以“东坡品古”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仇英这幅便是其一。图中描绘了三位文士在庭院中一同品鉴古玩字画的场景,其中一人的衣冠状貌与苏轼相近。


仇英《竹院品古图页》


  读懂苏轼的不同方式


  作为一代文豪,苏轼最为后人称道的当然是其文学造诣,而其诗文因极具画面感而成为后代书画家超爱的创作母题。比如他两次游赤壁,不仅催生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篇经典佳作,也成为历代艺术创作的题材。展出的文徵明的《前后赤壁赋》卷、沈度的《赤壁赋册》、宋人的《赤壁图页》、钱穀的《后赤壁图扇页》等,均反映出创作者对于文本的不同理解。


  苏轼本人亦是书法家,师从前人,又有独创,是宋代书法“尚意”新风的实践者。本次展出的《治平帖》卷,是苏轼书写的一封信札,内容主要是委托乡僧照管坟茔之事。根据帖后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三人题跋可知,这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苏轼时年三十余岁。赵孟頫称其“字画风流韵胜”,是珍贵的苏轼早年书法墨迹。


  《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则是“苏轼书法由早年步入中年的佳作”。郁文韬介绍,这个合卷是苏轼写给陈慥(音“造”)的两封书札。《新岁展庆帖》是相约陈慥与李常(字公择)同于上元时在黄州相会之事;《人来得书帖》是为陈慥的哥哥伯诚之死而慰问陈慥所作。陈慥字季常,晚年隐于黄州。苏轼被贬黄州时,与他往来频繁,友谊深厚。


  苏轼在绘画理论上亦颇有建树,他开创的“士夫画”理论,使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北宋著名画家王诜,亦是苏轼好友。他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创作于他被贬之后。画中以其独创的笔法描绘山间水岸边雪后初霁的景色,将渔人劳作与文人幽赏等场景置于同一自然环境中,表现出作者向往山林隐逸的情怀。这件画作将苏轼所倡导的文人韵致融入其中。画卷后有乾隆皇帝与群臣唱和诗十余首,均以苏轼为王诜《烟江叠嶂图》所作的长歌为韵。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出苏轼与王诜的艺文交往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标题: 千古风流人物——从书画里看苏轼的“朋友圈”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46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