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东西南北地理环境差异颇大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直接造成了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上迥然不同的风格。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性格和服饰上,而且在居住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长期以来,广大乡民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根据自己的生活习俗、生产需要、经济能力、民族爱好和审美观念,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环境,因地制宜、因材制用、因境而成地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形态和居住文化。任何一种民居形态的产生,都不能脱离其周围的环境而存在。
山西民居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就是当地乡民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过程。山西地理环境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不了解这些特点就不能真正全面系统地了解山西民居的本质。构成地理环境的因素很多,既有人文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山西历史悠久,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人文地理环境异彩纷呈。
一、山西民居的地域分区
山西民居既存在共同性特征,也存在地域性差异。从历时性来看,众多的考古资料证明,山西民居从其产生、发展及其演变,建立了一条较为完备的发展序列,反映着与华夏文明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从发展的共时性来看,由于山西各地自然与人文环境殊异,使得不同地区的民居形态呈现独特的地域风貌。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地理环境这两个因素深深地影响了山西民居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它们是山西民居存在的土壤,而民居形态则是这些因素的外在表现。山西民居体现了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反映着山西文化区域的地理特征,阐释着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各种行为系统。以山西历史地理、农业区划及方言分区为线索,依据山西民居的内部结构与外部表现特征,将其划分为五大区域,即晋中民居、晋南民居、晋西民居、晋北民居和晋东南民居。
1、晋中民居分布在明代太原府的大部分地区和汾州府一部分地区,包括今日的太原市、晋中市、阳泉市和吕梁市少部分县市,所属县市有太原、阳曲、清徐、古交、娄烦、榆次、太谷、祁县、寿阳、榆社、灵石、昔阳、和顺、左权、汾阳、平遥、介休、孝义、文水、交城、阳泉、平定、盂县等。
2、晋东南民居分布在明、清两代的潞安府、泽州府,即今日的长治市和晋城市,所属县市有长治、潞城、黎城、平顺、壶关、屯留、长子、沁源、沁县、武乡、襄垣、晋城、泽州、阳城、陵川、沁水、高平等。
3、晋南民居集中在明、清两代的平阳府和蒲州府,也即今日的临汾市和运城市,所属县市有运城、芮城、永济、平陆、临猗、万荣、河津、夏县、闻喜、垣曲、稷山、新绛、绛县、临汾、侯马、乡宁、吉县、安泽、曲沃、襄汾、翼城、浮山、古县、洪洞、霍州等。
4、晋西民居主要分布在晋陕大峡谷东岸,即古代汾州府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今日的吕梁市大部和临汾市、忻州市的一部分地区,所属县市有离石、中阳、柳林、临县、方山、岚县、兴县、石楼、交口、隰县、大宁、永和、蒲县、汾西、静乐等。
5、晋北民居分布在明清两代大同府、朔平府、宁武府和太原府北部一部分地区,也即今日的大同市、忻州市和朔州市,所属县市有大同、左云、阳高、天镇、浑源、灵丘、广灵、朔州、怀仁、平鲁、右玉、应县、山阴、忻州、繁峙、定襄、原平、五台、代县、神池、宁武、五寨、岢岚、保德、偏关、河曲等。
这五个区域基本反映了山西民居形态的多样性,符合山西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山西考古成果表明,山西境内的文化类型呈多样性分布。若从东西来看,太行山西麓的晋东南地区与河北文化类型相似;而黄河沿岸的晋西地区则含有陕西文化因素。若从南北来看,则汾水中下游的晋南地区又有河南文化因素;而晋北地区的文化类型则与北方草原地区在题材、结构、风格上明显统一。由于受到自然及人文条件的影响,山西民居也随其所处的地域不同,呈现不同的建筑形态,与山西古代文化的发展轨迹相一致。
二、聚落中的民居形式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乡土聚落中民居建造的普遍规律,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千差万别,山西传统聚落的民居形式,风格迥异。山西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物资转运困难。据《晋政辑要》载:“查晋省地处万山,路途险仄,砖瓦木石各料向较别处为昂,运送更属不易。梁柱巨木尤为缺少,往往于数百里外入山采伐,挽运来省,所费尤多”。
基于此,乡民只能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境而成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如在晋东及晋东南的太行山区,基岩裸露,植被较好,所以利用石材、木材建造房屋,较为普遍;而在晋西、晋北等丘陵地带,黄土广布,适于“穿土为窑”,居民多依山靠崖挖掘窑洞,形成“家三家两自成村,小住洪崖闢洞门。漫道穴居同上古,此中别具一乾坤”的村落景观。在汾河流域的晋中、晋南地区,交通条件较之别处尚属便利,历史上也较为富庶,民居普遍采用窑房合建或砖木结构形式,建筑质量较高。
山西民居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构筑方式来看,主要分为窑洞式和砖木结构式两种类型。窑洞式民居又可分为黄土窑洞和砖石窑洞二种。黄土窑洞主要分布在山区,这种构筑方式经济适用、施工便捷,是山西民居的重要形式。用砖石砌筑拱券窑洞,大致成熟于元末明初,平面以一字形、三合院、四合院为主。砖木结构的民居分布于河流谷地的平原地区,这里黄土丰厚,煤炭资源充足,可以用来烧砖制瓦,为砖木结构民居的建造提供了建筑材料。山西现存最早的砖木结构民居,是位于高平市中庄村的元代姬氏民居,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民居建筑实例。现仅存正房三间,砖木结构,坐北朝南,明间设板门,单檐悬山顶,檐柱带有生起和侧脚,举折平缓,造型古朴。
明清两代,山西商业与金融业繁荣,在晋中、晋南及晋东南地区出现了一大批豪宅大院。其中,以太谷、祁县、平遥等地的大院保存最为完整。这些大院的共同特点是规模宏大、规划严谨、空间内向、装饰豪华、壁垒森严、内涵深厚。概括来讲,山西传统聚落中的民居主要采用如下几种形式。
1、窑洞
在山西,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地区;无论是城镇聚落还是乡村聚落,窑洞的分布非常广泛,最为普遍,这是山西民居的共性所在。
(1)晋西窑洞
晋西窑洞分布在吕梁山脉的广大区域,该区广布黄土,居民又普遍贫困,以土窑作为居住形式是最经济适用的选择。这里的窑洞以直接开挖黄土的横穴居为主,《兴县志》所记述的“城无万金之家,乡无百家之村,营窟陶穴”,就是最形象的写照。
(2)晋北窑洞
晋北“地苦寒,寝处必有火炕,高三尺许”。这里的窑洞建设,源远流长,如宋代的洪皓出使金国,在路过云中地区时,就曾见到“穴居百家”。该地区的窑洞,仍以土窑为主,由于地处高寒地带,窑室内多筑有土炕,以便保持恒温恒湿。
(3)晋东及晋东南窑洞
历史上,在明清时期的泽州府、潞安府、辽州、平定州等地,都有窑洞分布。晋东及晋东南地处太行山区,一般在地势起伏之地,居民都会凿土挖窑,保存有为数不少的黄土窑洞。如在辽州,就有“地少平沃,商贾不通,民多穴居”的记载。除了土窑之外,乡民利用石头砌筑拱券窑洞,也较为普遍。
(4)晋中窑洞
晋中盆地,地形平坦,汾河穿境而过。由于窑洞冬暖夏凉,居住便利,这里的乡民也偏爱窑洞。如果地处盆地边缘,就以土窑为主要居住形式;如果地处汾河谷地,则用砖石砌筑窑洞。例如汾州府的孝义县,就有“西乡半穴土而居,他乡或砌砖如窑状”的记载。
(5)晋南窑洞
历史上的河东地区,主要包括平阳府和蒲州府,这里地势平坦,物产丰富。尽管该地的民居以砖木结构的楼房为主,但也有不少窑居分布其间。例如芮城、平陆的地坑窑院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地坑院也称之为“地窨院”,其形制与建造方式既古老又独特。一处地窨院,长、宽各三、四十米不等,深约十几米。在基坑四壁,横向开挖土窑,合理安排人、蓄、交通及贮藏空间。在院落中,挖掘旱井,既可用来排除雨水,又可积蓄水源,作为生活用水。由地窨院组成的村落,人在远处不容易发现,只有走到近处,才能看清其全貌,所以有“车从屋顶过,声从地下来”的人间奇观。
2、石头房
晋东及晋东南的太行山区,石料较多,“五里柏井驿,实镇也,地多砖、石头屋”。以石头砌筑院墙、屋墙,用石片代替瓦片鱼鳞状铺设屋顶,也是当地居民就地取材的一种建造方式。这种民居虽显简陋,但却朴实耐用。每当雨后,屋顶的石板被清洗的色彩斑斓,充满野趣。
3、砖瓦房
所谓砖瓦房是指“凡墙壁皆以砖石,上覆以瓦,梁柱窗栈而外,无用竹木者。土石价省于木,故作室者木工少而土石之工多”。这种房屋多为硬山式屋顶,前后用砖砌筑,留出窗格门洞。也有一些地方为防雨水,采用悬山式屋顶,屋脊为干扣一层砖再交错扣瓦的皮条脊形式。山西的砖瓦房集中在两类地区,一类为砖瓦价格低廉之地,如晋北的保德州、宁武府等地区,该区经过历代屯垦,森林资料短缺,一木难求,而砖石却价格低廉,乡民就地取材,利用砖瓦造房。另一类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晋中、晋南及晋东南地区,在这里乡民甚至以砖造楼,如在祁县“民居多以砖为楼房”,而晋南及晋东南的御楼甚至高达五层。忻州等地的砖瓦房是高脊“一出水”房屋,坡度较大,造型优美,山西尤以代县、繁峙的砖瓦房最为讲究。
4、砖木房
在山西,砖木结构的民居,主要集中在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木材,或较为富庶的晋中、晋南、晋东南等地区。民国《沁源县志》载:“本县木料不缺,所住房舍率多构木为之”。这些地区的民居,多为双出水硬山式二层楼房,楼上较低矮,只作贮藏物品、粮食之用,也不专设楼梯,只有移动式木梯供上下。一些有钱人家的砖木结构楼房则不同,二层也能住人,楼前出厦立柱,楼梯、勾栏一应俱全。
5、平顶房
平顶房前低后高,老百姓称之为“一出水”。前面采用木柱式,满面开窗,采光较好;屋顶用碱地淤土与麦秸和泥抹成,利用泥的下渗特点将干裂的缝子自然淤合,逢雨不漏。隔二、三年再抹一次。这种结构的房屋,主要集中在太原附近,每当五谷丰登,屋顶便成了晒场,五谷杂粮将屋顶装饰的色彩斑斓,秋韵盎然。
6、土木房
土木房是指承重结构为梁、柱、板组成的木结构体系,围护结构使用土坯或夯土墙等生土材料的房屋。这种形式的房屋在山西分布较广,晋北、晋南、晋东南等地区都有遗留。这种房屋成本较低,利用生土热惰性好的特点,获得冬暖夏凉的效果,所以也为当地乡民喜闻乐见。
7、茅草房
居住茅草房多代表一般贫民阶层,在古代较为普遍。山西茅草房主要以山区为居多,集中于晋东、晋东南的太行山区。这里雨水相对较多,适宜茅草生长,取材方便。山区生活疾苦,居住条件恶劣,居民就地取材建造茅草房,也是为生活所迫。正所谓“地瘠民力本,茅檐历历见”。太行山区土地资源有限,茅草房民居多在三家村式的散居型聚落中出现。
三、城镇居住模式
山西城镇中的居民区,在东魏、北齐之前,以“里”相称,从东魏、北齐邺南城起,主要以“坊”相称。唐以前里坊为封闭形,从宋代起,己完全成为开放形。尽管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城镇居住区的性质有差异,但形态并无太大变化,一直呈方块式的居住单元。这种居住区是由纵横交错的街巷分割的,由于街道端直,并与城墙平行,它的形状也多为方形或矩形,圆形较为罕见。在方块居住区内,又由许多小街巷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小方块。太原城的坊,先由“十”字街分割,再由“十”字街分割成16个小方块,居民在每个小方块内划分大小不同的院落,临街开门。院落的形状也多为方形或矩形。城内的四合院,也就是方形或矩形的居住单元。地方城镇的居住区虽不如大城市整齐,但形态大体一致。由此可见,山西城镇中的居住单元,形态单一,具有稳定性。
1、城镇街坊民居
山西城镇街坊民居以倒座、各级厢房、正房等组成四合院或三合院,外观因宅而异,高度、型制、细部各不相同,错落有致。从外观看,城镇民居在山花、烟囱帽、脊兽、风水楼与风水影壁等细节的塑造独具特色,灰色的墙面成为细部的背景和衬托。风水楼和风水影壁增加了封闭外观的视觉层次,成为山西民居最具地域特色和民俗特征的景观。
院落的大门是主人身份的象征,一般人家都讲究对大门的装饰,都要修建比较像样的门楼,搞一对较为墩实、耐用的大门。大门的颜色根据各家的爱好与当地比较普遍使用的颜色来定,可以是黑色,也可以是赭色、枣红色等。大门的门基,往往要抬高,设置许多台阶,使客人进门前先登台阶,然后再进大门。在大门的门口,有石狮子坐立于两旁,甚为壮观。也有的干脆搞两个石墩子,亦可装饰,还可坐人,一举两得。当然,还可以拴马,成为拴马石。有些比较讲究的院落,进大门后,有一段过道,过道对面是影壁,影壁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院落内部设有排水沟,有阴有阳,不尽相同。院落内部的道路,有些是在各门前修通一条路,互相连接,一直到门口。
2、城镇商业作坊民居
清代手工业与商业有长足的发展,商品经济对民居的影响逐渐具体化,如城镇中手工作坊或商店往往与住房相结合,山西各地出现了一种前店后宅的居住形式。也有一些城镇的沿街民居,采取下店上宅的形式,店房门板白天完全敞开,进行生产或售货。山西平遥、太谷、孝义等地的沿街建筑就是前店后宅式的商业作坊民居。
太谷旧城的建筑,商号约占三分之一,集中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民宅约占三分之二,集中于城内四隅。太谷古城住宅特色明显,普通人家的宅院大多为“三三制”,即正房、厢房、下房各为三间的四合院。而一些大户人家或临街铺面则是正房五间,厢房里七外五或里五外三的两进院、三进院。但正房多呈一面坡,俗称梯儿房。外观青砖石砌,上窗一律内启。这些四合院既有防火的作用,又有聚水聚财的寓意。都属明清北方典型的宅院。明清太谷为山西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因此县城的民居,楼高墙厚。一般庭院中多砌筑花栏墙,上置盆栽花木,如夹竹桃、花石榴、腊梅、海棠、菊花等,个别大户或大商店还培植一些名贵的桂花、铁树等。此外,庭院中还常在花墙前置大鱼缸一二个,有的专为养鱼,有的仅为储水浇花,还有的则在缸内栽植荷花或睡莲。
3、城镇私宅
受城镇寸土寸金的影响,城镇私宅一般规模均较小,但设计均很精巧。如平遥城雷履泰旧居位于县城内书院街11号院。此院坐北向南,包括东、西两院及后院。西院内宅门辟于八卦中“巽”字方位,坐西向东,四合院内计硬山顶南厅3间,临街高筑,五檩前后廊式;正厅3间,结构与南厅同;东西厢各有鹌鹑尾式单坡瓦顶房3间,举架甚高,出檐深长。后院正窑5间带前檐,檐柱通天,窑上建木构楼房五间,栏杆饰件,现存完好,用料硕大,图案简朴。前檐雀替素面式,檐下原悬有贺匾,上书“拔乎其萃”。正窑门窗呈方形;东西厢皆为明装修,棂花、窗扇现存完整;西院上空原有天棚罩盖,上系铜铃,以防盗贼。东院呈四进院落,宅门于后期拆除,里院计正窑5间,加前廊,每截院或大或小,各有东西厢房3间,现存基本完整。高台基、高屋身、高举架,可谓雷宅一大特色。视其宅院格局,可见当年受建屋占地面积的局限。
四、乡村居住模式
山西的乡村,一般盖房都习惯于坐北朝南,一个村落,往往由许多坐北朝南的院落并排构成,结构简单,排列整齐,这是平原地区乡村建房的特点。山西乡村的院落,一般都是封闭式,即一个门,进出都从此门经过,别无它门出进。院内的墙,即围墙,一般分成几种:一是砖墙,二是土坯墙,三是石头墙,四是板筑土墙,还有木栅栏墙、篱笆墙等等。有些墙,搞得很简易,墙身也不高。但有些墙,却十分讲究,磨砖对缝,由石头作基础,这些都要根据经济条件来决定。
山西的乡村,在房屋建筑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其一是村内房屋互相毗连,前边房屋的后墙就是后边房屋的正面墙。左邻右舍,墙房相连,也叫做接山连墙,对户而居,中间相隔一条街道。当然,单门独户墙院不相连的也有,尤其在山区就多一些。山西乡村的第二个特点是高低层叠的比较多,酷似楼房。其实是由地形决定而形成的。这种层叠的“楼房”在山区较多,在平原地区是没有的。其三,有些乡村地处交通要冲,因而村庄也相应地承载着商业集市的内容。这些乡村,一般商业较为发达,居民稠密,聚落规模颇大。
无论是平地乡村,还是山地乡村,民居大都采用四合院或三合院布局。正房尽可能坐北向南,这是院落的主房。院落东西两侧为厢房,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院落,大都符合中国传统院落的规制。当然,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成为库房,也有的做厨房,还有一个角落,一般是西南角则作为厕所,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这种布局方式,在山西非常普遍。
而在一些山区,民居院落多依山而筑,层层叠叠形成台院,但没有定式。当然,四合院也是山区较富裕的人家首选的住宅形式。这些山地民居,按照风水先生测定的位置,以高檐出厦的正房为主,院落也带有耳房、左右厢房、下房门洞、街门、院门等。正房中装通顶四扇格窗、隔扇、屏门。厢房左右对称,按左上右下顺序,归长子、次子居住。讲究一些的正房,饰有木雕卷口、雕花斗拱、砖雕门洞、方砖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