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科技传承徽州古韵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5-09 15:21:08  来源:中国科学报
核心提示:到过安徽的人都知道,古徽州的万种风情,都凝结在她的古建筑中。但目前,大量徽州古建筑已经或正在遭受被损毁的命运。

  皖南黟县古村落宏村的“月沼”,即半月形池塘。

  到过安徽的人都知道,古徽州的万种风情,都凝结在她的古建筑中。但目前,大量徽州古建筑已经或正在遭受被损毁的命运。

  “除了增强国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古建筑提供制度性保障外,还应积极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在徽州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近日,安徽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方潜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该校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大、同济大学等开展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徽州古建筑群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将为徽州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关键性技术保障。

 
  古建筑命运堪忧

  徽州古建筑是指明清时期徽州府辖区内萌芽与形成的一种以强化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为主要精神特征、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与建筑群,包括聚落、街巷、民居、祠堂、牌坊、书院、戏台等。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每年会组织学生去徽州进行古建筑测绘,师生们吃住在当地原居民的家里,偶尔见到居民用倒塌的建筑木材来生火做饭,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

  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和旅游、商业开发的快速发展,无序拆迁、无章改造逐渐多了起来。

  “我曾亲眼看到一栋房子被拆除后,主要木料构件装了一大车,3000元,就被拉走了。”方潜生告诉记者。

  近年来,虽然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盲目拆除、改扩建中缺乏科学引导等现象比较严重。

  “人们只关注古建筑‘现在越来越值钱了’,但对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却缺乏认识。”方潜生说。

  据悉,黄山市正在实施“百村千幢”保护利用工程,优选101个古村落和1065幢古民居实施保护、改造、利用。

  “这是十分可喜的,但保护的数量仍很有限。”方潜生表示,初步排查表明,目前徽州域内有200余个古村落、13438幢古民居,大量古建筑仍面临着被损毁的命运。

 
  现代科技助力古建筑保护

  方潜生介绍说,古建筑遭到破坏的原因之一是传统建筑空间制约了现住民对生活品质改善的需求。因此,首先要让古建筑更加适应现代人生活。这方面,现代建筑理论已从节能、环保、舒适度等方面,为古建筑保护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次,古建筑大多为手工建造,存在损毁等安全隐患。比如,徽州古建筑使用的多是单一的木材和黏土制作的青砖瓦,这使建筑安全性大打折扣。因此,现代新型建筑材料应该得到充分使用。

  方潜生认为,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目的是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对徽州古建筑进行体系评价和布局优化,使古建筑在适应性改造和品质提升方面取得突破;二是集成徽州古建筑在灾害防治、地基处理、材料替代等营造施工方面的关键技术,提高我国传统建筑保护与利用技术水平;三是对徽州古建筑规划思想、营建理念、装饰技艺等进行凝练和挖掘,为新徽州建筑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指导;四是开发出新型太阳能双效聚热模块与系统,满足徽派建筑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需求。

  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此番之所以能领衔开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徽州古建筑保护”,在方潜生看来,主要是因为该校在徽派建筑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方面有相当多的积累。从1986年开始,该校就成立了徽派建筑研究所。近年来,还获批成立教育部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承担了大量课题。目前,项目组已在各课题项目负责人的协调和组织下开展工作。
 
 

本文标题: 用现代科技传承徽州古韵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6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