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西南乡村,土楼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飞碟,神秘奇特,又如地上冒出的蘑菇,数不胜数。振成楼、承启楼、二宜楼、绳武楼等等,都是著名的单体土楼,由几座、十几座土楼组成的土楼群,如永定南溪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南靖河坑土楼群、下板土楼群等等,更是气势恢宏,令游人叹为观止。在这里,最壮丽、最美妙、最神奇、最具特色、最闻名遐额、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南靖田螺坑土楼群了。
位于南靖县书洋镇的田螺坑是黄姓客家人的小聚落,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湖岽山半坡上。黄氏祖上从永定迁到此地开基至今已有24代。据2000年的统计,全村土楼内居住105户556人。在山坡东西长145米、南北宽95米的台地上,结合地形建造了一座方楼和环绕四周的三座圆楼及一座椭圆楼。五座土楼神奇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奇特的聚落景观。
田螺坑土楼群主要由一座方楼、三座圆楼、一座椭圆楼组成,分别是步云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被人们戏称为“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被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称为“世界建筑奇葩”,田螺坑土楼群建筑组合是福建客家土楼群的典范。
田螺坑土楼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大地,位于“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楼是步云楼,步云楼右上方的一座圆楼为和昌楼,左上方是振昌楼,右下方为瑞云楼,左下方为文昌楼。这四座圆楼的建造者以顺地势增减一层屋柱高度的方法,成功地在第二层取得了平面,方便了居住。田螺坑土楼群左下方是一座黄氏祖祠"江夏堂",坐东向西。田螺坑土楼群最低的土楼和最高的土楼,落差近20米,每座土楼前后高低都不一样。
田螺坑土楼群的这5座土楼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名册中。
步云楼
田螺坑土楼群的第一座土楼叫步云楼,位于“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楼,始建于1796年,占地1050平方米,建筑面积1393平方米,高三层,每层26个房间,为土木结构的通廊式方楼。取名步云,寓意子孙后代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
和昌楼
和昌楼其实是田螺坑最早建的土楼,建于1354年,当时是座方形土楼,在20世纪30年代毁于战火,1953年黄氏族人在原址上改建为圆楼,占地1268平方米,建筑面积1658平方米,高3层(12.3米),每层22间,为土木结构的通廊式圆楼。
瑞云楼
瑞云楼位于步云楼东南侧,由黄氏族人于1936年合资共同建造,占地1063平方米,建筑面积1176平方米,高3层(11.2米),为土木结构通廊式圆楼。
振昌楼
振昌楼位于步云楼西侧,由黄氏族人于1930年合资共同建造,占地976平方米,建筑面积1232平方米,高3层,每层26间,内堂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反映着一种“富不露白”的风水文化,为土木结构通廊式圆楼。
文昌楼
文昌楼位于步云楼西南侧,由黄氏族人于1966年合资共同建造,占地1288平方米,建筑面积2210平方米,高3层,每层32间,为内通廊式土木结构的椭圆形土楼。这座土楼的三楼位置有半圈的阳台伸出来,很像是穿着芭蕾裙,甚是别致。
南靖田螺坑土楼群,外观上很别致,五座土楼扎堆在一起,引起强烈的视觉冲击,可谓是“上看一朵花,下看布达拉”。因为从上面看起来,就像一个花朵一样,而从下方观看,又像是重重叠叠的城堡般。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曾赋诗一首盛赞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畔土楼家,雾散云开映彩霞。
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
或云宇外飞来碟,亦说鲁班斧发花。
似此楼型世罕有,环球建苑出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