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坭兴陶,简称坭兴陶,古称“越陶”,学名紫泥陶,产自广西钦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历史文献记载:“我钦陶器,始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说明唐代以前钦州已有制陶作坊,制作工艺已趋成熟。
坭兴陶是广西钦州地区独有的传统陶文化工艺美术品,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四川荣昌陶列为“中国四大名陶”,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代表了较高的中国陶瓷艺术品位和价值,深受国内外收藏界的追捧。据钦县县志记载,陶器原是坭器,“兴”就是喜爱时尚的意思,“坭兴”两字合起来,就是钦州的坭器为世俗喜爱的意思。
据了解,坭兴陶工艺师精选当地紫红陶土为原料,将东泥封闭存放,西泥取回后经过四至六个月以上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再经过碎土,以东泥软为肉(白泥),西泥硬为骨(紫泥),按软六硬四混合,骨肉得以相互支撑方可做出上品,再经淘洗、选练、拉坯成型、雕刻、烧制、打磨成器。坭兴陶的泥料因其深藏于山腹地层,天然洁净、泥质细腻。绿色环保,富含硒、铁、锌、钙、镁、钾、钠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同时坭兴陶透气不透水,盛茶无霉变、泡茶越宿不馊,养花经久不败,娇艳非常,素有“生命之陶”的称号。
坭兴陶在烧制过程所产生的“窑变”是无釉陶的一大艺术特色,当炉盘上升到1200度的临界点时,偶有发现其极少部份胎体发生窜变现象,并自然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色彩和纹理,打磨表层氧化物后才发现其真面目,如天蓝、古铜、虎纹、大斑、墨绿等意趔不到的诸多色泽,可谓火中求宝,这是其他陶瓷无法比拟的。通过工艺设计造型,画面雕刻与装饰相结合,集春暖、夏绿、秋红、冬寒之灵气于一体,尽显色彩变化之奥妙,堪称中国一绝。值得注意的是,坭兴陶艺术品绝大部分是纯手工制作,制作过程无处不渗透着参与者的艺术灵感、心血智慧和人文情怀,尤其在工艺雕刻方面,需要工艺师下更多功夫。
坭兴四宝
坭兴陶的艺术魅力在于不上釉不上彩而获得“自然陶彩、陶刻技艺、古铜陶鹤(褐)、陶艺造型”等“坭兴四宝”,这是坭桂陶的艺术瑰宝。坭兴陶是特定陶土、艺术创作、高温窑炼三者融合的产物。陶土、高温结合产生神奇的陶褐(鹤)与陶彩,艺术家的陶刻艺术、陶艺造型与高温陶土融合后使坭兴四宝形成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这正是坭兴陶的魅力所在。
自然陶彩
坭兴陶无釉无彩,在1200°C以上高温烧制过程后窑变产生“自然陶彩”是坭兴陶艺术风格的一大亮点。
坭兴陶是特定陶土与高温窑炼的结晶,历经数十道工序,最终产生丰富的“陶褐”和“陶彩”。特定陶土经高温窑炼窑变产生的“陶彩”艺术品位极高,堪称“中国一绝”。坭兴陶窑变产生墨绿、紫红、天蓝、虎斑、火焰、彩霞等各式各样斑斓的自然色彩,称为“自然陶彩”。坭兴桂陶烧制经窑变后,表层还保留着朱色或紫红的原色,经打磨去表层后才发现其真面目,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若隐若现古铜、墨绿、紫红、虎纹、天蓝、天斑、金黄、栗色、铁青等诸多色泽,质地细腻光润,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陶彩”的产生及其色彩是人为无法准确预测和控制的,是自然形成的,坭兴陶“陶彩”的产生不需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任何陶瓷颜料。钦州坭兴陶窑变产生“自然陶彩”的技术,在中国陶瓷行业中绝无仅有,是坭兴陶四宝之一。
陶刻艺术
“陶刻艺术”是指陶刻艺术家在坭兴桂陶陶坯上任意用刀,运用陶刻技艺在坭兴陶陶坯进行陶刻书法、陶刻线画及其他陶刻艺术等陶刻创作,经煅烧后形成坭兴桂陶陶刻艺术作品。
坭兴陶泥质含水量适中,质地细腻,可塑性好,结实润滑,制成陶坯坚而不脆,硬而不散,柔而不软,韧而不粘,是各种陶刻艺术创作无可比拟的优质坯材。“陶刻艺术”是坭兴陶四宝之一。
古铜陶鹤(褐)
坭兴陶无釉无彩,采用广西钦州市钦江两岸东泥、西泥经坭兴陶烧制技艺煅烧打磨后,便如天鹅般脱胎出美轮美奂般的品相,其独特的古铜色泽成为典型的、以褐色为色泽基调的坭兴陶基本色泽,称为“古铜陶鹤(褐)”,是坭兴陶四宝之一。
陶艺造型
坭兴陶使用特定陶土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烧制技艺烧制,其特定的陶土和独特的烧制技艺,使其具备陶艺造型创作的各种优势,艺术家的陶艺造型艺术在坭兴陶艺术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陶艺造型”是坭兴陶四宝之一。
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在广西近百年来,其传统工艺能够保持和继承并得到发展的只有壮锦及坭兴陶,为此,钦州坭兴陶被认定为目前广西最具民族特色的二件宝之一。也是钦州最名著名的特产之一。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广西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