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王朝如何进行“城市规划”,不同区域以何为界?近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新发现的道路和墙垣,把二里头都城分为不同的网格区域,不同家族分区而居、居葬合一,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多网格式都城布局。
日前,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原有“井”字形主干道、“九宫格”式布局等基础上,发现“井”字形道路延伸范围更大,道路两侧多有墙垣。在宫西路以西新发现与宫西路、宫东路平行的道路,且宫西路与此道路、宫东路的距离大致接近。
新发现的道路和墙垣把二里头都城分为多个方正、规整的区域网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领队赵海涛说,这也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多网格式的都城布局。
“从目前的发掘来看,宫殿区依然在多网格的最中心区域,突显了宫殿区的核心地位。离宫殿区近的网格,多是贵族的居葬区,远的地区,还未发现高规格遗迹。”赵海涛说,这些发现为研究二里头都城整体布局、层次结构、社会分层、等级划分,进而探索夏王朝的规划思想、礼仪制度、统治制度等问题提供重要资料。
历年来,二里头工作队曾在多个区域发现不同等级的建筑和墓葬,由于没有发现中心道路和围墙,无法判断整体布局。“如今新发现的道路和围墙把这些区域分为独立网格,每个网格应属不同的家族,说明二里头都城极可能已经出现了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城市布局。”赵海涛说。
赵海涛说,这种居葬合一的布局与之前中原龙山文化居葬分开的布局有很大区别,创造了一种新的城市规划模式,且这种模式被后代的商王朝所继承。目前,二里头工作队正在继续扩大工作区域以验证上述现象的范围和内涵。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市境内,距今3800年至3500年。1959年由史学家徐旭生发现,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中国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存,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王国的兴起、王都的规制等涉及中华文明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