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全社会5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使建筑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和节能节材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建筑业接纳了农村近1/3的富余劳动力,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基础劳动力用工荒,劳务成本不断增加
建筑行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中国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但随着市场的整顿,人口结构的变化,目前建筑工地已经出现了用工断层。基础劳动力数量的流失势必造成了用共成本的增加,中国劳务成本上涨极为影响中国建筑行业承包商的成本。为应对不断增加的劳务成本,承包商须限制溢利率或收取较高的费用,继而影响建筑项目的投标中标率。因此,基础劳动力用工荒和劳务成本不断增加已成为中国建筑行业的一大挑战。
2、行业乱象之低价中标
合理低价中标法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评标方法,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有利于节省投资,保证投资效益,有利于建筑行业的结构调整。但是低价中标一直都有着“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的说法,价格游戏一直在这个游戏潜规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这几年的人工成本、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工程定额却并没有因为成本增加而提高。中标价格反而越来越低,压低了最低的利润做出来的工程质量可想而知。施工过程中一些偷工减料行为;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恶性竞争,将会严重扰乱建设工程承包市场。
3、相关标准尚存差距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主要还是围绕技术措施和安全要求等方面来制定,未能将绿色发展摆在标准编制的首位,与发达国家标准存在差距,部分技术措施未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缺乏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绿色发展理念,缺乏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部分节能环保的指标要求,与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工作环境的需求仍有差距。
4、建材原料上涨
近年来,因为国家环保政策的出台,许多建筑成本原料获取成本不断攀升,而建设工程的材料费通常占工程造价比重比较大,大约在60%至70%左右。所以工程施工中材料的单价变化,直接决定着建企的“生死存亡”。
5、建造方式粗糙
建造活动普遍采用传统手工作业方式进行,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技术含量低、对劳动力依赖度高、成本不可控,产业链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建筑性能和品质无法保证,且对环境和资源造成较大的破坏和浪费,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目前我国开发商提供的新建住宅80%仍为毛坯房,二次装修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施工扰民、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也带来建筑结构受损、耐久性差、室内空气污染等问题。
6、违规分包乱象
虽有相关法律明文规定,建筑工程主体部分不能分包,分包的其他部分要经过业主的同意。但是在质量、成本与时间面前,这是个永远的矛盾。我国现在城市化进程那么高,政府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旦追求高速快捷,势必造成两个后果。要么,质量高,成本大。要么,质量差,控制低成本。为了争得工程,不惜一切以低于成本价报价极度扰乱了市场秩序。当工程价及测算的利润不足以支撑自己的各项成本开支,也不愿花精力好好二次经营赚那么点辛苦钱之后,只有通过转包抽点数才能控制自己的利润率。那么,市场就是这样被搞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