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美术专业科班出身的吴水木可能没有想到,未来的半个世纪以及更久远的日子里,自己将与雕刻结下不解之缘:发明彩色影雕、首创碎石雕,并成为首个走出国门现场展示惠安雕刻的雕艺家;从国企辞职下海经商创办泉州东艺雕刻有限公司,盖不起厂房的他却得到四方客户的主动帮助,只因相信他的为人和他手中那支能雕龙刻凤的神来之笔;从被评为中国石雕艺术大师,一个人名声大振,到培养一双儿女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知名企业家。
吴水木和他的女儿吴敏达、儿子吴泰虹,血脉相连的三个人不仅仅是在经营一家企业,更为人们构建了一个重新发现雕艺的惊艳世界。
《太阳出来了》(碎石影雕)
1964年,24岁的吴水木从福建省艺术学院毕业,同年分配到福建省高甲戏剧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在那个专业教育还远未普及的年代,美术专业人才十分稀缺。1970年,吴水木回到家乡泉州,进入当时全国最大的国营石雕厂——惠安石雕厂。五行占“水木”,却从此与石结缘。
刚进入惠安石雕厂时,吴水木被分配到技术组,从一个不懂雕刻的外行人到逐渐熟悉石雕的选材、制作流程。彼时,惠安影雕还只是惠安石雕中的一项传统民间工艺,俗称“针黑白”。经过艺术专业训练的吴水木敏锐地发现,一些优秀的民间艺人用钢针所作的边框装饰,形神俱佳,“这不正是绘画的另一种形式吗?”
升任惠安石雕厂技术副厂长的吴水木越发觉得“针黑白”大有拓展空间,于是建议工厂开办培训班,当年便招收了30多个工人作为第一批学徒进行专门培养。但是,与惠安石雕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方式有所不同,吴水木有意识地将“工”和“艺”两个层面分开教学,由技艺精湛的民间老师傅教授雕刻,吴水木本人则将美术课堂的素描训练引入,使得工艺人员的眼力大为提高。吴水木成为第一个将科班美术教育理念和知识融入惠安石雕民间艺术的人。在传统“针黑白”技艺的基础上,吴水木将影雕从原先作为建筑的装饰附属件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工艺品种,开辟出更高工艺层次发展的空间。
坐落在天津滨海妈祖文化园的全球最高42.3米妈祖像
1977年,对吴水木来说,这一年的意义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解放,更是艺术生涯大放异彩的起点。这一年,他所创作的青石圆雕《鹰蛇搏斗》和其他四件影雕作品,获得福建省工艺美术展览优秀奖并选送北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获得殊荣的吴水木得到莫大的鼓励,此后更加专注于影雕的研究,“影雕只用黑白色来表现还是过于单调了,我是学美术出身,在丰富的色彩运用方面有专长。我在想,能不能用彩色来表现影雕呢?”事实上,民间并不是没有过类似的尝试,只是用普通的水性原料上色不仅显得生硬,且过不了几天就会出现明显褪色。
台湾城上城(现代巴洛克岗石城堡)
吴水木希望可以找到附着力好、看起来又自然的原料。尽管画幻灯片所用的矿物质已经是最为接近要求的了,但仍然未解决易褪色的问题。那几年,吴水木一有空就往福州跑,时常找当时在福建省歌舞团工作后任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的陈一峰、在福州闽剧院做舞美设计的韩郁生等大学好友一起商讨、研究,又到福建省幻灯制片厂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2年,吴水木终于找到一种到目前为止比较适合在黑白影雕上施色的透明矿物质原料,影雕自此才告别了只有黑白的时代。当年,吴水木便以一副彩色影雕作品获福建省第二轻工业厅科技成果奖,作品留存至今已逾30年。之后,吴水木陆续为20多个国家元首制作过肖像,作为外交部、省政府、市政府的对外礼品,当中就有上世纪80年代初,福建省政府赠送给曾任美国副总统的沃尔特·蒙代尔的肖像影雕。1984年,中国石材展示会首次在日本举办,吴水木受中国石材协会邀请,亲赴日本表演影雕,成为走出国门现场展示影雕技艺的第一人。
1986年,吴水木的创作生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将别人视为废石的碎石重新利用,首创碎石雕,突破了平面的局限,使其成为惠安石雕新的艺术品种。当年,其首创的7件碎石雕获中国轻工部百花奖二等奖。2002年创作的碎石雕《龙门石窟》获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金奖,作品被省工艺美术精品馆收藏,并载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等。
吴水木工作照
创造多个第一留下惊世之作
1992年12月底,寒冬腊月时节拿到的那一纸工商营业执照,犹如火种,照亮了东艺雕刻这个名字。吴水木一边发展企业,一边开始有意识地培养继承人。目前,企业的经营发展及艺术研究传习也早已由吴敏达、吴泰虹姐弟胜任。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7年,在长11米的日本高昌寺花岗石卧佛中,吴水木首创运用大型石雕不见缝安装工艺,“这个项目在当时的日本石材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后来不少日本客户通过贸易公司下的单,都指定要东艺来做,以至于一些未跟我们合作的贸易公司也冒名顶替。”
让日本石材界看到东艺石雕对大型雕塑的把控能力的同时,世界各地的佛像订单也接踵而至。在对东艺雕刻进行充分了解后,佛光山遍布世界各地道场的石雕大部分交由东艺承制。2010年,星云大师更是把佛陀纪念馆十八罗汉雕像,以及佛光山大陆主庭——江苏宜兴大觉寺大雄宝殿的缅甸玉佛座像的重任交付给东艺雕刻。
而最近一次东艺雕刻被关注,则是因为一项“全球之最”的工程。2012年,天津滨海妈祖文化园一尊世界最高42.3米妈祖像落成,便是出自东艺雕刻,这不仅成为当地又一标志性雕塑景观,也为泉州石雕业再添新名片。
这几年东艺开始从一个传统的手工行业成功转型为现代生产型企业,尤其在与建筑外墙的结合方面,已经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并在台湾及内地各大城市承接下多个造型复杂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外墙装饰。如今,东艺雕刻的人才队伍从手工画图到CAD画图,再到3D建模、泥塑造型、数控雕刻等专业人才一应俱全。
带着对创意和技艺的完美追求,一路走来,吴水木不仅推动了产业发展,也述说着与石头文化相依相存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