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蒙古”意为“永恒之火”。在古代蒙古语中,“蒙古”是“质朴”的意思。也有人认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
作为游牧民族智慧的结晶,蒙古包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也是牧人的归属,深深镌刻进了游牧民族的文化模式里,伴随着草原上的世世代代走过了漫长的年代。千百年来,其作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一种独特形式,以其不可替代的观赏、实用性得以延续和保留。
蒙古包整体呈圆形,圆在蒙古族人民的观念中,代表的是完满、完美、完整的意义。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传统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鬃绳三个部分组成。架木包括陶脑、乌尼、哈那、门槛。蒙古包下面的部分称作哈那,它是一个呈栅栏棱形状的墙壁,通常将其分割成若干片,然后再围成圆形。哈那是蒙古包的支架。蒙古包的上面部分称作陶脑(顶窗),连接哈那和天窗的部分称作乌尼。门可以制作成木制结构的,也可以制作成毡制的,冬天可以做木门和毡门两层门。架木部分有支撑和调节大小的功能。
苫毡部分主要由顶毡、围毡、外罩、毡门、毡门头、墙根、毡幕等组成,有保暖的作用。鬃绳部分主要起固定和缝合作用。鬃绳一般用羊毛、驼毛、马鬃马尾制成,把马鬃马尾搓成六细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绳子,包括扎带、围绳、压绳、坠绳,只有固定哈那的部分必须用皮绳。围绳分为内围绳和外围绳,用外围绳将哈那固定好以后,其它处用内围绳。围绳忌讳打死结。因为以前的蒙古族总在不断的迁徙,并且经常面临征战,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撤离。
一个蒙古包一般只供一夫一妻及其子女居住。新婚夫妇要建包房,有的是新娘父母陪送。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或眷属多的,一家有几个蒙古包。最重要的帐篷通常最大,里面设施最齐全,类似于客厅,打开门低头进去,正中央是一个取暖用的开水炉,烟筒直通天窗,门口直对的帐篷尽头位置,是各式各样的柜子,用来存放衣物,柜子上面有个类似于神台的平台,用来供奉神灵或者成吉思汗。凡有两个以上蒙古包的家庭,都是长者居最西侧的蒙古包。一般厨房呢?则是在帐篷外头附近垒个土灶,烧牛粪。
蒙古包具有兴旺的象征含义,其四面轩插出来的乌尼杆就像光芒四射的太阳一样。蒙古包的门是朝着日出的方向,这也跟崇拜太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北方草原上刮风的时候,大多数风是从西北方向刮来的,所以门是不允许朝西北方向开的。蒙古包是白色的,因为蒙古族一向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最圣洁、最纯净、最美好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