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记”:润泽千年 而今焕新生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12-19 10:53: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奚金燕
核心提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的白沙溪三十六堰至今已有1900余年历史。在新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后,这座欢歌千年的古堰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申遗成功之后的路该怎么走?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的白沙溪三十六堰至今已有1900余年历史。在新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后,这座欢歌千年的古堰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申遗成功之后的路该怎么走?


  18日,记者从金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地将通过实施文化解码、古堰坝修复、白沙八景等“六大工程”,结合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在传承和弘扬优秀水文化的同时,带动一方百姓富起来。


白沙溪三十六堰


  欢歌千年润泽一方而今焕新生


  白沙溪流域位于钱塘江上游婺江支流,流域总面积320平方公里,主流长56公里。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辅国大将军卢文台率部将修筑白沙堰,引水灌溉,其“深掏潭、低作堰”的梯级群堰坝体,距今已有1900多年,当前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着引水灌溉作用,灌溉农田达27.8万亩,润泽一方。


  婺城区历届党委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水利事业建设,“十三五”期间先后完成五水共治投资86亿元,两夺大禹鼎,打造了白沙溪、武义江、莘畈溪三条浙江省级“美丽河湖”,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3条、浙江省级示范美丽乡镇4个,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207个村庄中40%的村达到A级景区村。


  以新昌桥村为例,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白沙溪上的旱龙堰与万潭堰,积极开展“十乡百村”乡创行动,现村庄面貌已焕然一新,成为乡创示范点、白沙溪文化样板村和游客向往的“康养旅居”之地,造福了一方百姓。


白沙溪三十六堰


  此外,婺城通过举办“卢文台治水”、中国山水四项等活动和赛事,大力打响白沙溪水品牌,全域开展文旅体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去年来婺城旅游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近百亿元。截至今年10月,该区207个村实现总收入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超12万元,其中90个村实现经营性收入超20万元,城乡收入比例缩小至2:1。


  在今年12月8日举行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1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白沙溪三十六堰向世界展示了婺城悠久的治水文化和优越的水资源禀赋,并成功入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是全国第23个、浙江省第6个、金华市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放大“申遗”效应带动一方“富”起来


  申遗成功后,白沙溪三十六堰的未来之路怎么走?会上,婺城区委书记蔡艳表示,婺城将做好学习与宣传的文章,擦亮白沙溪三十六堰金名片;做好保护与利用的文章,让世界遗产资源造福百姓;做好传承和发展的文章,打造全域幸福河。


白沙溪三十六堰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三篇文章的过程中,婺城将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其中包括成立白沙溪文化研究会,推出一批白沙溪文化基因解码成果。


  婺城区副区长范锋鑫介绍,白沙溪三十六堰历经一千九百多年的洗礼,孕育了治水文化、婺学文化、金华酒文化、婺州窑文化、红色文化等相互交融的白沙溪文化体系,形成了科学的治水理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婺城将进行深度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将丰富的婺文化基因解码成果以有深度和前瞻性的书籍、影像等形式呈现,以解码成果指导婺城乡创工作和文旅工作,推动婺城“双城”战略落地成景。


  同时,婺城将推动白沙水文化研学活动,打造一条白沙溪旅游风情线。范锋鑫介绍,婺城将精心谋划白沙八景,将“龙桥映月”“宝塔摇铃”“白沙古堰”“琅琊峰回”“铁店古韵”“双湖烟雨”“乌云桥渡”“涧道雄关”等景点串点成线、以点带面,通过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创建,使之成为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将继续办好卢文台治水文化节、中国山水四项公开赛等以水为主题的和以文旅民俗为特色的节庆活动,让白沙溪文化古迹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本文标题: 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记”:润泽千年 而今焕新生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98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