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先生是有广泛世界影响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艺术家。为了展示作家的成长过程和创作经历,展示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生活,并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文学、交流经验的场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决定在校园内为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建立“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选择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一栋旧楼进行改建。原建筑为砖混结构,上下两层,局部三层,整体平淡无奇,但地处校园历史地段,为学校的历史建筑之一。
我们认为此馆应当继承1970年代学校的遗产,并一直延续下去;它应当保持1970年代的真实性,拒绝粉饰;它应当将老建筑合法化,并结合新的功能,予以全面提升,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确定这样一个原则——在改造完成以后,这栋建筑还应当保持1970年代的面貌和特征。在这里,历史和现实应当是一种对话关系,而不是服从关系。
设计的最初启示来源于阳光。经过多次现场体验,设计者发现:对这个平淡、朴实无华的建筑,光影的流盼是其最具魅力的特征。从早晨6:00到下午19:00,每隔一小时拍一张照片,然后进行连续播放,可以看到由阴影构成的一个体量发生着一个有趣的变化。光影是隐藏在这个建筑的灵魂。于是建筑师选择光影作为设计的重点,在原建筑东南面增加了一个曲折的光廊。光廊造型来源于一天24小时建筑光影的叠加,也象征贾平凹故乡起伏的山川和乡村。当时光流转,光廊形成的长长的影子,划过旧建筑的墙面,抚摩镌刻在墙上的作家诗句,爬上书架——光与影,新窗与老墙,微风与绿树,城市与乡村,文学与艺术,时间与空间,拼织出一幅丰富的图像,一种文学的诗性油然而生。
建筑保留老建筑清水砖墙、外刷深色涂料的基底,选择玻璃、钢架和混凝土三种原建筑没有的词汇作为新因子介入。老建筑基本维持不变,新构件以对话的方式与老建筑并置。
钢架、玻璃与混凝土依据光影变化,统一到同一形式逻辑,打破原建筑的平庸和呆板。钢架分主框架、次框架和装饰性框架三层,以不同角度和密度,形成新老元素的和谐对话。
钢筋混凝土墙采用俯首可得的建筑废料——竹条作为模板浇注,形成粗糙而又富于肌理的表面,在密度上与清水砖墙和谐,在文化上造成一种与陕西农村普遍使用的“干打垒”墙体类似的效果。
正如一个文学评论家所说: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就象作家本身外表朴实、内心空灵的性格,它为爱好文学艺术的人们,提供一个触摸贾平凹灵魂的场所,在貌似平淡的空间中,感受到了世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