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运璇在大陆知名度不高,但在台湾,稍有年纪者特别是经济圈,几乎无人不知。他对台湾经济发展贡献卓著,更因一生清廉成为台湾政坛的典范。
孙运璇在台北重庆南路的故居,重修后改为孙运璇科技·人文纪念馆。到访那天,是个湿漉漉的雨天。也许天气不佳,也许台湾大气候使然,整个下午,全馆访客除我们外,只有一位家住新北的老先生。
奉命台湾修复电力,自此落脚台湾
这是1980年孙运璇担任行政部门负责人时迁入的官邸。前庭后院,草木葱茏。两栋小楼相连,一栋白色欧式、一栋黑瓦和式。工作人员介绍,孙运璇搬进来前,原本只有日式的“和馆”,但孙先生在大陆经历过抗日战争,不喜欢和式;又曾留美,便在旁边盖了座欧式的“洋馆”。直到2006年去世,他一直住在“洋馆”。
自“洋馆”进入,过门厅便是会客室,沿墙摆了几组老式沙发,一侧设有电子触摸屏,介绍孙运璇的生平。他1913年生于山东,1934年以第一名成绩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当时东北已经沦陷,日本严控专业人才南下,孙运璇扮成商人入关,先后在洛阳机厂、湘江电厂、西宁电厂、甘肃电厂工作。1942年,国民政府考虑到建设人才缺乏,挑选31位科技骨干赴美学习,孙运璇成为其中之一。因为经费有限,他们在美国生活拮据,但负有为积贫积弱的祖国重整山河的大任,无不刻苦用功,抗战胜利后也都成为建设中的骨干。
1945年12月,回国不久的孙运璇被派往刚刚光复的台湾,协助修复电力工程。他带领台湾学生,5个月不眠不休恢复了台湾80%的电力。不久,孙运璇即落脚台湾,在台电公司从机电处长一路升任总工程师、总经理,后担任台交通部门负责人、经济部门负责人、行政部门负责人等职,直到1984年因脑溢血辞职。
奠定台湾经济基础,至今仍有回响
孙运璇见证了台湾从残垣断壁到欣欣向荣的整个历程,尤其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的决策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
孙运璇共有两儿两女,但他常说他有6个孩子,第五个是台电公司,第六个是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据说,1974年孙运璇和当时美国无线电公司一位高层在台北一家豆浆店聊了1个小时,确定台湾未来发展半导体的思路,为此他主导创办了工研院——台湾第一个以公有资金为主的半官方机构。一方面,工研院有实力投入巨资购买集成电路技术专利,另一方面以财团法人的方式突破官方机构限制,比如高薪聘请海外人才。但将公有资产交与非官方机构,“立法院”第一个不赞成。“洋馆”展厅中有不少访谈纪录片。其中联华电子前董事长曹兴诚微笑回忆,当年他陪孙运璇到“立法院”斡旋,老“立委”操着一口江浙普通话说“化公为私啊”。经过孙运璇的谦和沟通,该案最终勉强过半获得通过。
此后,被誉为“台湾半导体之父”的张忠谋受孙运璇邀请自美国回到台湾,担任工研院院长,3年后创办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如今台积电占台湾股市市值近1/5,半导体产业是台湾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一生清廉,“公务人员不可求田问舍”
“洋馆”二楼休憩区,循环播放孙运璇生前故事的动画短片。其中讲到孙运璇说自己平生只收过一次礼。还是在台电公司时,他女儿出生,一位台电员工送来自家养的两只母鸡,孙家坚决不收,推推搡搡间,一只鸡下了个蛋。最后孙家留下了蛋,两只鸡还是请员工带回去了。
孙运璇一生清廉,身后甚至没留下一栋房子。2006年他去世时,夫人俞蕙萱已87岁高龄,仍搬出官邸、赁屋而居。据孙运璇的孩子介绍,善于理财的俞蕙萱曾一度看好美军撤台时留下的低价眷舍,没想到时任“交通部门负责人”的孙运璇认为“公务人员不可以求田问舍”,一口拒绝,而俞蕙萱也默默地接受了。
看起来不近人情的孙运璇与俞蕙萱背景悬殊:他是穷工程师,她是富商娇女;他只会说山东腔的普通话和英语、俄语,她只能说上海话且完全听不懂普通话。两人却一见钟情,交往两个星期即订婚,牵手60年相爱相惜。“和馆”展出的书信、贺卡揭示了“秘诀”。母亲节时,孙运璇会与孩子们一起工工整整奉上贺卡,落款“爱你的老伴”;一张孙运璇的亲笔字条则写道:蕙萱善良、富同情心和正义感,“唯不能受气蒙冤”,嘱子女牢记此点:“孝不如顺。”温润呵护,跃然纸上。
看完展览,令人赞叹又感慨。那位71岁的老先生喟叹:台湾再也没有孙运璇这样的人物了,“没有了,都是‘空心菜’,台湾前途在哪里啊?”话语中尽是惋惜和悲凉。(文/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