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全域旅游——“风景这边独好”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0-09 10:48:35
核心提示:  不久,宁海将迎来一次大考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创建验收。去年2月,宁海正式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由此踏上了
  不久,宁海将迎来一次大考——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创建验收。去年2月,宁海正式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由此踏上了"县域大景区"建设的新征程。

  一年多来,宁海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高度,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全力冲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保护和利用唱响旅游生态曲

  宁海旅游资源丰富,山、海、林、湖、泉一应俱全。对这个山水兼优的城市来说,保护好一方山水,是宁海搞好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济永远不变的命根子。

  这些年来,宁海坚持全域治理城乡环境、全面建设森林宁海、全景布局县域空间,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路径。

  早在1997年,宁海就提出申报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无论形势怎么变化、人事怎么更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重大战略来实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近年来,结合省市"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大行动部署,连续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活动。特别是今年,宁海紧盯影响环境的突出问题,自我加压、铁拳出击。全力打好污水剿灭战,实施治水百亿工程,重点突破截污纳管,领先实现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排水全许可,建成污水零直排区。

  宁海还从全力打造生态建设新标杆出发,以更大的手笔打造风景。结合"四边三化""两路两侧"行动,深化大森林、大景区建设,推进全域景观化打造。启动实施"三年造绿添彩大行动",开展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和块状、带状、线状景观造林,大规模开展沿路、沿溪、沿村、沿海造林,推进拆墙建绿、拆违增绿。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统一开展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人居环境奖城市。

  针对市容市貌缺陷、城乡基础配套不足等方面问题,宁海大手笔启动了美丽县城、美丽集镇、美丽乡村"三美"宁海建设,把村作为景点、乡镇作为景区、整个县域作为大景区来打造;针对集镇基础薄弱但地域元素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的现状,两年投入50亿元,推进主街、健康步道等共性要求与自选项目并重的"10+X"工程,着力打造最具特色的美丽集镇。胡陈乡以"中国农乡、多彩胡陈"为定位,加大观光休闲基地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成为首批市级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

  经过不懈努力,宁海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质优良率和空气优良率均提升到9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5年居全市首位。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群众口碑,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了基础,并在2016年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单位。

  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的旅游舒适度和满意度,吸引国内外旅客纷至沓来。近5年来,宁海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以年均14%和22%的速度增长,去年分别达到1188万人次和131亿元。


  开发与创新提升业态竞争力

  近年来,宁海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共有30余个旅游项目相继建设运营,涉及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商贸旅游、海洋旅游、康体旅游等业态,完成实际投资60余亿元。眼下,总投资135亿元的新建续建重大旅游项目共计32个,君澜温泉度假酒店、前童历史文化街区、许家山房车露营公园、景澜雁苍山舍等项目顺利推进,截至8月底,完成实际投资12亿元。同时引进大庄乡根小镇、王干山旅游综合开发、望山生活乡村度假综合体等20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360多亿元。

  旅游产业融合性强、开放度高。在创建过程中,宁海注重发挥综合效应,既做深"旅游+"文章,又做足"+旅游"文章,推动旅游业和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拉长产业链,丰富新业态。以"天下旅游、宁海开游"为主题,宁海举办了15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并在2011年成功将开篇日"5.19"申请设立为中国旅游日。为扩大霞客效应,该县建成了徐霞客大道、徐霞客古道、古城楼等一批休闲景点,设立了宁海徐霞客旅游学院、徐霞客研究会、中国旅游日纪念馆等一批文化载体,并在全国率先倡议和开展徐霞客游线申报世界线性文化遗产工程。以节为媒、以会招商,宁海吸引一大批项目前来落户,仅这三年在开游节现场签约项目就达到900亿元。依托名人、名居、民俗等人文资源,宁海大力实施"一镇一品一节",形成了葛洪文化节、宁海湾旅游文化节等18个特色节庆,不仅让游客处处可游玩,而且一年四季时时可体验。宁海还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富农,打造以精品民宿为支撑、多种业态为补充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近3年乡村旅游人次年均增长30%,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

  作为产旅融合的重要平台,宁海谋划打造省市县三级特色小镇体系。目前森林温泉小镇已入选省培育名单,智能汽车小镇成为全省唯一的十大示范小镇,石头记等一批县级小镇成为带动当地发展、推动乡村旅游的抓手。

  全域旅游高度契合新发展理念,为此,宁海不断创新,探索建立与此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在全市成立首个县级旅游委员会,在重点旅游乡镇成立旅游办,选派优秀后备干部脱产担任61个旅游重点村"第一书记";建立全域旅游和多规融合两个联席会议制度,相继编制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提升规划以及重点区块旅游规划;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注资1亿元组建旅游集团公司,通过划拨优质资源,加快资产并购重组,目前公司资产已近5亿元;建立以旅委、发改、公安、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交通为常驻部门的"6+X"旅游综合执法机制,成立旅游联合执法办公室、旅游警察分队、旅游巡回法庭,实现了旅游业"民团式"管理向社会综合协调管理转变;策划"静城.宁海"旅游形象,喊响"宁海静是美"旅游口号,推出"静养温泉、静品古镇、静美乡村、静享滨海"4条特色旅游线路和全域旅游品牌IP形象"宁宝";创新营销理念,主动融入高铁旅游营销联盟,深化与甬台绍毗邻地区线路互串、游客互送,年均接待长三角地区游客600万人次。创新霞客节点城市合作模式,联手省内5县市成立霞客节点城市推广联盟,策划推出6条特色路线。

  稳步推进统计改革,联合组建300余名统计人员队伍,实现部门、乡镇(街道)、重点村三级全覆盖,加快推进旅游集聚区与特征企业认定、旅游结构系数调查、旅游产业名录库建立、产业经济指标测算等各项工作;建成旅游大数据中心,平台由产业监测、游客画像、自家分析等12个系统组成,整合了涉旅部门、三网运营商、智慧银联等20余个部门行业数据,为服务行业监测、企业游客、营销决策提供了数据与应用支撑,并成为全国首个县级层面自主设计开发运营的旅游大数据平台和校地合作旅游大数据产学研基地。


  一张床胜过十亩地民宿添彩全域旅游

  近年来,宁海围绕"打造民宿经济标杆县"目标,以"宁波民宿看宁海"的决心,以"新政策突破创业门槛、老传统凸显民宿情怀、新理念促进民宿整合、全域图提升民宿品质",打造温泉民宿区、田园民宿区、滨海民宿区、古镇民宿区四大板块。

  桑洲镇把三户残败的老宅改成了"南与舍",既保留了乡舍韵味,又配备五星级的客房标准,开业一年来,周末和节假日客房爆满,有时需要提前2个月预定,平时客房预订率在85%以上,还吸引了不少回头客。越溪王干山村以"看东海日出、观桑海沧田"为卖点,引进3000多万元投资改造当地民宿,如今一张床的收入胜过十亩地的产出。

  宁海还创新理念,积极引入"消费众筹""天使投资"等多种众筹模式,拓展资金渠道。如该县首家5叶级民宿上木堂,通过出售工作日低价入住权的消费众筹模式,吸引40名股东投资150万元,同时解决工作日入住不足难题。天河、双林、前童等8个民宿行业协会,通过吸纳当地200余家民宿形成专业化组织,积极发挥整体运营管理、统一分配客源等优势,同时加强与旅行社抱团联营。

  3年来,宁海民宿数量、床位数量均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现有民宿(农家乐)208家、床位数超过5000张,平均出租率达63%,营业额年均增长30%,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今年上半年,全县民宿营业额已超亿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超过4.5亿元。(文/宁波日报)
 

本文标题: 宁海全域旅游——“风景这边独好”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111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