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文化:让血脉亲情落叶归根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0-11 11:37:23
核心提示: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曾言: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章学诚将家谱与方志乃至国史相提并论(后人将三者并称为中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曾言:“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章学诚将家谱与方志乃至国史相提并论(后人将三者并称为“中华民族三大文献”),可见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谱作为“中华民族三大文献”之一,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其独一无二的内涵和特征成为联系华夏子孙的特有密码。家谱,记载的是文字,连接的确实血脉亲情。

微信图片_20171011114027

  家谱对于了解家族变迁、传承家族文化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妇孺皆知。但是真正愿意从事家谱编修工作的人却少之又少。我算是少数人中的一个。曾有人这样问我:“选择从事家谱编修工作是否出于喜爱?”对于这个问题,我还真不知该如何回答。如果一定要道个究竟的话,我想,大抵是因为一直向往传统士人自觉担当文化传承的风骨,所以也就想尽己所能,为社会文化发展尽些绵薄之力吧!

  其实,接触家谱,也纯属机缘。近几年,我应邀给浙江台州地方高中撰写乡土文化教材,其中涉及各姓族源的问题。我不敢贸然下笔,只能先找家谱研究。就这样,我开始研究起家谱来。研究多了,自然发现了不少问题。于是,我在与各姓族人的互动之中,也帮着他们编修家谱。就这样因缘巧合,我跨界到了家谱行业。

微信图片_20171011114031

  家谱行业的发展状况堪忧

  目前,家谱行业主要有三大板块:一是民间家谱收藏交易,二是家谱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三是家谱的编修和印刷。

  民间家谱收藏的群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为了研究而收藏,多是学者;另一类则是为了投资增值而收藏,多是经营者。家谱是家族私藏的“传家之宝”,一般不会轻易转让,况且每次编修,印行的谱牒数量非常有限,是一种稀缺文献。近年来,随着文化的复兴,寻宗问祖的热潮兴起,家谱收藏和交易也在逐渐升温。

微信图片_20171011114034

  就传统家谱编修工作而言,目前从业者素质普遍不高,很多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连最基本的古文标点断句都不懂。就此来看,家谱编修的质量令人担忧。家谱作为史学的分支,有着严谨的体例和编修规则,可以说每一套家谱都有自己的特殊“书写笔法”。比如说,族人去世,正常人书“卒”,而犯忤逆不孝、寇乱盗贼、乱伦兽行者皆书“死”,以示惩戒;也有家谱规定,凡族人触犯刑律,死于非命,理当谱内除名,如果此人是为父母报仇而死,尽管他已触犯法律,却可以破例写入谱中。这就是“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目的是“隐恶扬善”。但是,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新修的谱牒中,族人去世已经一律书“卒”,全然不顾家谱体例以及传统编修规则。尤须指出的是,民间所谓“修家谱”实际上已经简化成人名的续接,每个人只写生卒年、配偶及子女,其品行事略一概从省。这种家谱,我们大概只能称之为“生死簿”。再就是目前大量的家谱公司基本由传统文印店转型而来,他们只会照着老谱,打打字、排排版,续接下人名,不可能对家谱进行客观学术研究,所编出来的家谱大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谬百出,普遍质量不高。有鉴于此,我们筹备成立了台州学院家谱文化研究所,希望在大学中培养出一批专业的“谱师”,接续优秀传统,返本开新,积极服务于社会发展,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注入新时代的充沛活力。

微信图片_20171011114037

  家谱架构稳定社会人伦关系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谱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具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它对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家谱文化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甚而被大众所遗忘。所幸,近年来,家谱文化重新升温,越来越被社会各界人士所重视。

微信图片_2017101111403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我们的文化自信到底源自何处、底气何在呢?我想,首先源自于文献积累的自信。国有国史,地方有地方志,家有家谱。家谱就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与国史和地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家谱也是一面镜子,它使我们了解过去,更好地开拓未来。家谱是人类对自身繁衍谱系的理性认知。家谱文化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

微信图片_20171011114044

  首先,通过谱牒,人们知道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只有对自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人生有更明确的目标和追求。再者,家谱的编撰有利于增进族群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宋代大儒张载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可见,他已认识到家谱对维系社会稳定具有特殊作用。家谱的核心是世系图,它将一个家族世代繁衍的谱系清晰地展现出来,既有纵向的父子传承关系,又有横向的支分派别,通过血缘的远近网络,构建“五服”和“九族”的人伦关系,维系着家庭乃至家族的稳定。

  当前,农村人是中国人的主体,因此,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网络仍然是维系中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网络。正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说:“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的传统观念。”家谱的编修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强化国家认同感。现存各姓家谱,在追溯祖源时,都会不自觉地追溯到炎、黄二帝。就史实而言,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但谱系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完成构建。当时群雄割据,但各国诸侯所编的谱牒皆以黄帝为始祖。正是千百年来绵延不断的谱牒编修,不断强化了我们对祖先的共同认知,从而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并千年不倒。

  家谱研究机制亟待建立

  众所周知,现在流传下来的家谱大都是明清两代纂修的。有一些家谱出自民间“谱匠”之手,不是很严谨。所以,学术界对“私谱杂志”的态度向来是“不敢轻信”。正是由于学术界对家谱普遍存在这种“偏见”,家谱研究学科的建立受到重重阻碍。

微信图片_20171011114047

  唐代颜师古说:“私谱之文出於闾巷,家自为说,事非经典。苟引先贤,妄相假托,无所取信,宁足据乎?”这一部分大抵是指始迁祖之前的谱系脉络(即“外纪世系”),短者上溯至秦汉,远者可追溯至三皇五帝,固然有牵强附会、攀缘名人之嫌。但与其说是虚构嫁接,不如说是一种基于祖先崇拜的文化认同,乃至祖先信仰。当然,并非所有的家谱都是“闭门造车”、自行杜撰的。始迁祖以后的谱系亦(即“内纪世系”)编修得还是相对较为严谨、可信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国人编修的家谱很早就已经分出外纪、内纪两部分,事实上已秉承了“疑以传疑,信以传信”的史学精神。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及时建立致力于家谱研究的机制,助力家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那么,当下我们到底该如何建立家谱研究的机制呢?笔者提几点鄙陋之见,权当建议。第一,国家有关部门应正视家谱文化,在《中国家谱总目》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家谱数字化工程建设,同时制定相应的家谱信息安全条例,保护家谱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外流。第二,国内各大家谱馆藏单位尽快开放馆藏家谱数字全文,方便学界研究和民间寻宗。第三,高校应加快家谱学科建设,依托高校科研实力对谱牒进行标准化、权威化研究,进一步提升民间谱牒编修质量。第四,号召社会贤达成立家谱文化基金,支持家谱文化研究和家谱续修工程。第五,呼吁各姓族贤多关心本宗事务,提升家谱编修质量。

  自然,学术研究的目的从来不止于求真,而应崇美导善、经世致用。我们要重构一张相对客观的中华姓氏谱系,将散居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联结起来,炎黄一脉,万姓同宗。通过家谱建立的人伦关系网络,将更好地维系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当然,家谱文化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本文选载自《中华民居》。

  作者:郑鸣谦

  青年学者,诗人,浙江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所所长,近年致力于台州地域文化和谱牒文化研究。
 
 

本文标题: 家谱文化:让血脉亲情落叶归根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114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