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到底是风口,还是大坑?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0-12 10:19:34
核心提示:  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今天的休闲农业,一半是烈焰,一半是海水,备受争议。有人说,政策、市场的双重推动下,这个行业是当下以
  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今天的休闲农业,一半是烈焰,一半是海水,备受争议。有人说,政策、市场的双重推动下,这个行业是当下以及未来最大的风口。于是,奋不顾身地跨界而来。

  也有人喊着“大海,我爱你”扑向大海,被呛了几口海水后,又祥林嫂般到处说:这里是大坑,千万别上当。那么,万人迷、万人痛的农业,到底是风口,还是大坑?

  近些年,“农业是未来十年大风口”之类鸡汤文章流行的同时,也有不少人现身说法,以自己悲惨经历表示农业是个大圈套。

timg (2)

  如果仔细研究这些人的“遭遇”,其实有着诸多共同点:

  1、投资人都是跨界而来,之前没有经历过农业,或者小时家里务农,现在印象模糊。

  2、投资的冲动都是喝了不少“鸡汤”,又听闻身边某个朋友的朋友说农业是个大风口。不仅能够盈利,还有不少政府补贴。

  3、投身农业之初,尝过一点“小甜头”,然后自信地大规模投入。

  4、他们的失败,多是难逃“天灾受损,丰收谷贱”的怪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第五点,那就是这些所谓“新农人”的经营模式,和传统普通百姓的“小农模式”并无根本不同。

  诚然,跟传统一家一户的耕种相比,这些“新农人”的圈地动辄数百亩、上千亩,但他们的运营模式并没有多少改变,依然是“雇人耕种——收获——对外销售”的套路。所以,充其量,他们只是“大农经济”。

  但相比小农经济,这些“大农经济”的租地成本、人工成本、机械成本等等大幅增加,但他们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销售渠道的定价权、农产品的溢价等等几乎没有任何提升。

  所以,他们“块头”虽大,但和普通老百姓比起来,竞争力反而下降。为什么美国的规模农业能够盈利,而在国内暂时不行?其实道理不复杂——美国农业的产业链条和社会分工非常成熟。

timg (4)

  拿收割机为例,美国的收割机公司每年从南往北进行操作,可以工作十个月左右,而国内,每年只有一个月的使用时间。单单均摊成本一项,就差了多少?

  还有不少“新农人”试图通过电商模式减少流通环节,已达到优化产业链效率的目的。但是当下,种植成本高、物流成本高、流程损耗大、消费习惯不成熟等原因,使得这种尝试往往无功而返,鲜有成功案例。

  所以,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这种单纯增加种植“体量”的“大农经济”模式,虽然有政策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但短时间内仍然难有善终。

  既然农业有这么多的“BUG”,那么网上那么多鼓吹“农业是蓝海,农业是风口”的鸡汤,又是从何而来?

  如果我们百度一下,也很容易找到这些鸡汤的来源和支撑点:

  1、国家各种相关政策的出台,农业项目很轻松都能获取几十万,上百万的国家补贴,诱人吧!

  2、台湾、日本休闲农业的成功,他们的农产品能够溢价25倍,吓人吧!

  相关政策大家已经非常熟悉,那么我们再来探究台湾、日本休闲农业到底是如何成功,和我们跌进大坑的那些投资者有何不同?

  以我们熟悉的日本MOKUMOKU农场为例,这里最初是一个养猪经营联合体,后来在休闲旅游发展的背景下,逐渐打造成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农业、网络购物于一体的主题农场。

  在休闲体验方面,巧妙通过小猪训练园的方式为游客提供观赏,游客可在屋外零距离接触观赏小猪。同时游客也可在饲养屋喂养小猪。

  农场巧妙将销售加工产品的店铺包装成主题馆,如猪主题馆内就有许多猪肉生产加工的商品,还有叉烧馆、面包馆、香肠主题馆等。而当地养殖的猪肉则会在餐厅通过料理的方式直接让消费者品尝。各种奶制产品则会在牛奶工坊卖出。

timg (3)

  在这种体验场景的构建下,这个“养猪场”每年单单农场内的销售额就高达数十亿日元。再比如台湾台东县的池上乡,虽然是一个著名大米产区,但是由于传统的经营模式,种植户收入并不高。

  后来他们开始策划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比如,每年的“池上秋收音乐节”,邀请著名的艺术团体前来演出。演出场所就在收割完的早稻和未收割的晚稻之间。

  试想,再优质的一亩稻谷能够卖出多少钱?而这种极富冲击力的音乐节门票呢?当然,吸引游客前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池上还开发了一系列特色衍生品,如米蛋糕和米冰淇淋。针对婚宴市场推出金属瓮、小木桶、手提袋和花布包装的婚嫁米等等。现在,这些延伸产品的收入不仅远远超出了稻米的销售额,还提升了稻米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这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台湾、日本的休闲农业,核心依旧是农业,但展现形式和经营模式,已经远远甩开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态,更多的是农场观光的旅游业、活动体验的娱乐业、亲子体验的教育业、民俗展现的文化业等等。

  而他们真正的核心盈利来源,也不再是传统农产品的直接售卖,而是旅游业带来的综合收入,以及体验场景下的文创农产品植入式销售——这也是台湾农产品溢价25倍的真正秘密。

  如果再将我们国内的“大农经济”和台湾日本的休闲农业对比,就可以轻松得出我们本文的结论:传统经营模式下的农业的确是个大坑,而融入了场景体验设计,融入了旅游、娱乐、教育、文化的休闲农业,才是真正的风口。所以,当你在抱怨农业不好做的时候,请先自我审视:你做的到底是农业,还是休闲农业?(文/参见庄主)

 

本文标题: 农业,到底是风口,还是大坑?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115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