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仲林寺:雅鲁藏布江畔的苯教名寺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1-01 09:49:59
核心提示:  雍仲林寺又称热拉雍仲林,是西藏著名的苯教寺院,由苯教大师达瓦坚赞于1834年创建。因达瓦坚赞学成于曼日寺,故雍仲林寺修习


  雍仲林寺又称热拉雍仲林,是西藏著名的苯教寺院,由苯教大师达瓦坚赞于1834年创建。因达瓦坚赞学成于曼日寺,故雍仲林寺修习经典的内容和方法均仿效曼日寺并作为支寺存在。后来,雍仲林寺不仅继承了曼日寺的传统,并建立了自己的经院哲学系统以及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其发展一度超过了曼日寺。

  深山中的宁静古寺

  雍仲林寺依山势而建,寺庙南面是滚滚东流的雅鲁藏布江,与中尼公路一江之隔,著名的达竹卡渡口离寺庙不远,通向藏北、青海的公路由此延伸;北面紧靠维拉杰桑山,山腰间有玛尼堆和修行洞。山壁上有一块巨大岩石,信徒对此岩倍加推崇,声称是维拉杰桑护法神之居地。

  从达竹卡渡口驱车半小时,崎岖的山路,让前往雍仲林寺的行程变得艰难。为了让僧人潜心修行,苯教的寺庙多建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交通不便,阻挡了众人的脚步,却为寺庙带来难得的宁静与清幽。




  苯教——扎根藏区的本土宗教

  苯教,俗称"黑教",是根植于西藏远古时期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起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崇拜。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全藏区都盛行苯教,其影响遍及整个雪域高原和周边地区,包括跳神仪式等西藏许多的传统文化都可以追根溯源到苯教。


  苯教遭遇佛教——碰撞与融合

  公元7世纪,扎根雪域的苯教遭遇佛教传入的挑战。墀松德赞时期,兴佛抑苯的政策,使佛教在藏族社会不断壮大,最终成为藏族人的主要信仰。在西藏,两种不同宗教,相互碰撞,也相互融合。融汇了部分苯教的文化与仪式后,带有浓厚地域特点的藏传佛教逐渐成型;而苯教也吸收了大量佛教内容,形成自己的学经传统和学位晋升制度。

  雍仲林寺:一座苯教代表性寺庙

  单从重要性来看,苯教中的雍仲林寺相当于藏传佛教中的大昭寺。由于苯教信众如今多生活在那曲、昌都以及四川的藏区等地,大多数信徒都选择在冬天农闲的时候来到位于日喀则的雍仲林寺。在夏天来的人较少,寺里的大殿都被锁着;但只要有信众来朝拜,僧人们都会为他打开大殿。

  除了虔诚的信众,来到雍仲林寺的人并不多。僧人们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苯教经典。作为苯教最重要的学经院之一,雍仲林寺的学经制度格外严格,能在这里取得学位,对于苯教僧人而言,不仅是认可,更是荣耀。


  雍仲林寺坐南朝北,以杜康大殿为中心,由7个康村(寺庙的基层组织)组成。寺院中珍藏有两部苯教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分别藏在东西两侧的藏经殿里。大殿的正厅里面是佛殿,殿内主要供奉有约8米高的铜质鎏金度母卓玛像、金刚杵普巴佛、苯教祖师辛饶弥沃像;还有约12米高的铜质鎏金胜利佛和曼日寺创建人良美大师、雍仲林寺创始人达瓦坚赞的鎏金铜像。

  从杜康大殿拾级而上为环形垂廊,其东、南、西、北分别是僧人的“修行室”;保存珍贵法器的“内库”;供奉佛像的“佛堂”;收藏历史经版的“印经版藏室”。雍仲林寺的重要殿堂通追拉康,位于寺院东北侧,殿内供奉的5座灵塔,“文革”时全部被毁,现已将其中最大的达瓦坚赞塔修复,殿内绘有壁画:中央壁上绘有达瓦坚赞画像,四壁绘有辛饶弥沃的千佛像。


  寺院西北侧为竹康(修行殿),主要供奉护法神和一座达瓦坚赞铜镀金小灵塔。雍仲林寺内从左到右的万字纹,是苯教特征的标志,称之为:“雍仲”,图案与格鲁派的金刚杵意义相同,象征“坚固不变”。所以,雍仲林寺的建筑、法器及本教祖师像前等处都有字可见。

  苯教文化,传承中发展

  远离尘世的打扰,雍仲林寺保留着属于寺庙的宁静。僧人们看似简单重复的生活,却传承着藏地最原始的文明。随着时代的变迁,苯教同样期待着发展与革新。请记得,除了佛教,在西藏还存在着另一个历史悠久的宗教——苯教,记录着藏地的古老文明。(文/佛教建筑)

 

本文标题: 雍仲林寺:雅鲁藏布江畔的苯教名寺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134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