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与民俗该如何“相处”?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1-09 11:06:21
核心提示:  住民宿赏民俗是近年来一些民宿商家招揽游客时主打的亮点,住进当地居民的家里,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已经成为很多游客都认
  “住民宿赏民俗”是近年来一些民宿商家招揽游客时主打的亮点,“住进当地居民的家里,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已经成为很多游客都认同的一种旅游方式。伴随着人们对各地民俗文化的关注,民宿产业逐渐发展起来。

  古建筑里的民宿

  在某著名民宿网站上,位于云南丽江古城的一个评价很高的民宿在介绍中写道:院落原为丽江马帮大户赵家的院落之一,古朴气派院中建筑是典型的纳西族“走马转角楼”。是丽江古城27座保护民居唯一一座客栈民宿,距今120年历史,算是丽江古城最久远的客栈没有之一。

  民宿火了起来,而住什么样的民宿又成了游客的新选择。在一些民宿预订网站,由老房子改造而成的民宿颇受欢迎,有些甚至要提前一个月才能预定上。


  一些地方的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而荒废破败,民宿业的介入确实“唤醒”了一些“沉睡”的老房子。与传统的民居民宿相比,古建筑改造的民宿,因其独特的风格与历史底蕴的沉淀,对游客而言很有吸引力。尽管改造为闲置的古建筑带来了经济价值,但是由此产生的一些负面效果不得不重视起来。

  位于上海市长乐路764弄的几栋楼是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式里弄小区,原名“杜美新村”,小区门口悬挂着“优秀历史建筑”铭牌。其中有几户被民宿经营者重新装修改造,变成了对外租住的民宿,并在民宿网站上以静安寺里弄洋房”“法租界里的梦幻时光”为宣传点高价预定。随着名气增大客源增多,再加上老房子的隔音效果差,民宿里住客产生的噪音给周边的邻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邻居们无奈只能投诉。

  在侯满平看来,用古建筑等文化遗产资源来开发发展民宿,就文化价值来说,是不值得提倡的。“如果是对一些当地无能为力又面临衰败消失的古建筑来说,为了其继续存在,急需投入大量资金的情况下,有时引进商业投入也是没有办法的无奈选择。”侯满平建议,但凡是其保存条件较好的,且不需要大资金投入的,遗产文化价值较好的,尽量避免做商业性开发,如经认证后可以做商业性开发的,需要有严格的保护措施,必须控制好利用的强度,做到合适合理的开发利用。

  为民俗而“民宿”

  近年来,为了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很多地方纷纷开展“民俗文化节”,通过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吸引游客。民宿作为与民俗文化相辅相成的衍生物,也成为部分民俗文化节上的“重头戏”,使得民宿更加被人关注。甚至一些地区为了打好“民宿”这张牌,在大力改造改建传统民居的方式之外,专门新建民宿,又为了配合民宿的宣传不惜大力打造民俗文化活动。

  侯满平认为,民宿的开发和建设与当地的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系一把双刃剑的关系。对一些民俗文化过度开发,重吸引眼球,把一些原本在某种特殊情境下或有严肃仪式才能进行的表演做成了日常活动,甚至是变成了一种嬉戏性质的活动,这就失去了原本意义,对游客及后人也会产生误导。

timg (2)

  “对一些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遗产文化是需要专业传承的,而不能任意改变形式或性质的,这是需要保护性的传承。这么做可能对发展当地经济有较好的效果,但泛用甚至滥用也会适得其反。”侯满平说,这就需在保护与开发中把握好度。

  通过近几年民宿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民宿开始向品牌化规范化的趋势发展,从最初的以价格优势取胜转变为更加注重环境和服务。一些人气较高的民宿一日的单价甚至远高于星级酒店的价格。但也仍然存在众多的低端民宿,其实就是山野乡村旅馆,没有可供玩乐游赏参与性的项目,以炒作为支撑,没有长久性、可持续性。

  侯满平认为,归根到底民宿还是一个市场需求的产物,想要获得良性健康的发展,还是要提升综合服务质量。

  “可以预见,低档的民宿单调简陋,迟早会面临死局,而高档的民宿一晚几千元的运营模式已经受到质疑,说穿了就是卖清新的空气环境,目前对少数消费群还有点吸引力,但随着城镇环境的改善,这种低端的饥饿式营销模式很快会没有市场。”侯满平认为,还是要用综合田园式生活及综合服务来提升所谓的民宿(乡村旅馆、乡村旅居)的品位。否则,又成了一阵跟风,几年之后就会成为过去式。(文/网络)

 

本文标题: 民宿与民俗该如何“相处”?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141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