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在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中开始了加速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美丽乡村”的指向,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统筹中兴起又一波乡村文明建设的潮头。中国乡村正经历一场传统向现代的深刻转型。
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认为,对此应该有更深层的叩问和更长远的追寻,“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建设美丽乡村,光靠农民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简单地把城市规划套用到乡村规划中来。
“傣族竹楼、客家围屋、潮州民居、徽派建筑……不同的建筑风格承载着不同的民俗,风格固然千差万别,天人合一的意境却随处可见。”徐瑞生说,文化需要传承,建筑文化也不例外。若无传承,那些散落于乡野的古建筑随时会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中,而一段历史就此湮没无闻;若不发扬,以古建筑为根基的中华传统建筑则无法立足于现代,传之于后世。
他坦言,“水泥森林”式的城市建筑风格不适合乡村,缺乏历史沉淀的民居更载不动记忆中的乡愁,“推进城乡一体,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追求城乡一样,不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而是要尊重不同的文明,顺应不同的规律,走出一条生态、生产与生活契合,自然、文化与历史和谐的城乡差别化互动型协调发展道路。”
千百年来形成的村落空间、建筑风格,镌刻着一圈圈生命的年轮,印载着一个个家族的谱系。人们在与乡土的厮守和融入中,感受着土地的博大与包容,体验着生活的质朴和厚重。然而,市场经济的侵蚀,核心人群的外流,发展主义的泛滥,还有人口和资源日益严重的危机,村庄边缘化、空心化日益加剧的趋势,都给乡村文明的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
“乡村文明的构建,绝非孤独地守护每一个空心化的村庄,也不是简单地还原每一份从前的模样,而是要从乡土文化中汲取传统营养,从城市文明中吸纳现代元素,塑造崭新的村庄形态。”在徐瑞生委员看来,古建筑的博大精深不能止于古代,而理应在当代也找到新的生命力。新乡村建设可以发动更多的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等专业志愿者参与进来,帮助乡民复兴乡村文明,推动具有中华传统建筑文化自信的乡村规划与建设。(文/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