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村落的变迁,勾勒出京西文脉!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1-10 11:32:48
核心提示:  原创舞台剧《永定人家》首演已经结束一周了,作为主办方之一的门头沟区文化委依然能收到热心观众的各种建议。原来,首部以文
  原创舞台剧《永定人家》首演已经结束一周了,作为主办方之一的门头沟区文化委依然能收到热心观众的各种建议。原来,首部以文化带建设为主题的这部大剧,不仅给人们讲述了京西一座古村落的历史变迁故事,还勾勒出当地古道古村落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的多姿多彩,引得入戏太深的人们围绕西山永定河文化建设纷纷谈感想、支招儿。

  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文化带建设的生动实践传播开来,是这部剧最为成功之处。关于《永定人家》的创作,门头沟区文化委主任常蓉介绍,为了体现永定河畔的特色文化,以及当地人民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全剧没有拘泥于一时一事,而是从更宏大的时间轴反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变与未变。“变化的是生存环境,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QQ截图20171110104248
《永定人家》融入不少京西民俗文化元素。

  该剧既是门头沟区与专业演出团体“北京人艺”的一次跨界合作,也是一次对北京“三大文化带”建设的生动再现。在由北京人艺多位资深演员领衔的演出阵容成立之初,他们就多次前往门头沟琉璃渠村体验生活,听琉璃烧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述历史。参演演员辛月曾感叹,没想到深山里还隐藏着这么多的宝贝。全剧在历经实地考察、民俗调研、艺术体验后,才完成了对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深耕创作,最终呈现给首都观众一部集故事性、艺术性与时代感于一体的大型舞台作品。

  “通过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将传统文脉中蕴含历史细节与区域特色传承开去,体现文化工作者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常蓉看来,这部剧只是门头沟向外界传递地域文化信息的一个开端,因为永定河与大西山的生命力兼具从远古而来的深厚与面向未来的活力,留待当下人挖掘的内容还有很多。

  而在不久前区里组织的一次文化雅集活动上,有历史研究学者就提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一大亮点是永定河孕育了古都北京,还造就了从山西大同到河北涿鹿的一众沿途昔日古城。换言之,永定河不仅是一条滋养沿岸物质文明的水脉,也是一条承载文化交流、传播文明成果的文脉。永定河在门头沟境内纵贯百余公里,形成了古村古道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宗教寺庙文化、红色历史文化、生态山水文化、京西煤业文化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六大文化。常蓉透露,区文化委正在深度梳理这些文化遗存与资源,打造永定河文化“金”招牌,助力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

  在门头沟六大文化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以爨底下、灵水、碣石村等为代表的古村落文化。门头沟区拥有明清以来形成、目前保留古村面貌的村落54个,约占本市现存古村落的七成。如何利用好老祖宗传下的这些宝贝,门头沟没少下功夫。其中,对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12座村落,坚持采用传统文物修缮规范要求与当地特色修缮手法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保留传承原有历史文化信息。而以本届北京国际设计周为契机,不少古村落还将经历一次由内而外的整体设计、文化含量提升,推出一批以村史为特色的“活的博物馆”。一月前修缮完工的爨底下村,如今再次迎来如织游人,再次证明好的文化体验产品依然熠熠生辉。

  而这里以京西太平鼓为代表的民间戏曲由于大多流传久远,往往被冠以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据了解,区里今后也将予以整体设计,创新推出国家级非遗京西太平鼓舞剧,让古老的民俗技艺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实现非遗活态传承。

 

本文标题: 一座古村落的变迁,勾勒出京西文脉!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142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